卷一:身在公门 崭露头角 第五十一章 北京城 (第3/3页)
尚方宝剑,他竟让建奴长驱直入!”
王承恩小心翼翼道:“袁督师已率关宁铁骑入卫,正在广渠门外与建奴激战......”
“朕知道!”朱由检猛地转身,眼中布满血丝,“可他为何不将建奴阻于关外?为何要放他们入关?朝中已有御史弹劾他通敌!”
暖阁内一时寂静,只闻炭火噼啪作响。王承恩伏在地上,不敢接话。
朱由检长叹一声,回到案前。
奏章堆积如山,多是求饷请兵的文书。他拿起一份兵部急奏,手指微微发抖:“宣府总兵驰援京师,途中遇伏,溃退昌平......大同总兵满桂......"他忽然冷笑,"一个个都说要勤王,却连建奴的边都摸不着!"
“皇爷,喝口参汤吧。”王承恩捧着茶盏,战战兢兢地劝道。
朱由检接过茶盏,却又不饮,只是怔怔地望着跳动的烛火。
恍惚间,他仿佛看见祖父万历皇帝、兄长天启皇帝的身影在火光中若隐若现。
这个皇位,从来就不是他想要的。
若不是兄长早逝,魏忠贤专权......
“王承恩,”他突然开口,“你说,朕是不是真的......真的无力回天?”
“皇爷!”王承恩叩首及地,“大明江山永固,皇爷必是中兴之主!只要......只要度过眼前难关......”
朱由检苦笑一声,将参汤一饮而尽:“罢了,传旨内阁,明日卯时平台召对。”他揉了揉眉心,“还有,让锦衣卫盯紧京中动静,若有散播谣言者,立斩不赦。”
“老奴遵旨。”王承恩迟疑片刻,又道:“皇爷,是否要召孙承宗老大人入京?”
朱由检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随即又黯淡下去:“孙师傅年事已高,况且远在保定......罢了,且看明日廷议如何。”
他重新坐下,拿起一份来自陕西的奏章,漫不经心地扫过。那是关于某个叫安寨的小县城击溃流寇的捷报,在如今的危局下,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陕西......”朱由检喃喃道,“听说那边旱灾更严重了?”
王承恩连忙回道:“是,延安府已有饥民聚众作乱......”
朱由检疲惫地摆摆手:“让洪承畴加紧剿抚。告诉他,朕要的是太平,不是更多的首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