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喧嚣未及之处 > 第二十三章 三巨头

第二十三章 三巨头

    第二十三章 三巨头 (第1/3页)

    徐凌听从奈特的建议,研究起了背身进攻。

    而且,他还特意挑选了1997-98赛季的公牛比赛录像来看。

    徐凌原本的目的是学乔丹的背打,却意外地被GOAT的无球跑动所吸引,那种如幽灵般滑入空位、像猎豹般突现于关键位置的方式,让他看得入神。

    然后,他的注意力又回到背打上。

    他一边通过录像带观察,一边再去训练场上找队友练习。

    然后他就发现,背打这门技艺,入门容易,精通极难。当然,这句话适用于绝大多数不需要长年累月地练习基本功的技巧。

    徐凌在研究背打的第一天就认识到这一招完全是给内线量身定制的。

    篮球这项运动从诞生那天起就注定是巨人的游戏,但问题是,早期的巨人球员都是些什么玩意儿?一群速度慢、笨手笨脚、技术粗糙的家伙,就像你看到的一部又长又臭的80年代动作片。

    教练们很快就想明白了,想让他们有点用,就得把他们塞进篮下。在那儿,他们的唯一优势——体型——才能发挥作用。这就是篮球最简单的物理学。

    正是这种“篮球地心引力”造就了背身单打,这门技术是篮球场上最原始的生存法则:高个子可以碾压矮个子,壮汉可以欺负排骨。而当一个怪物集身高、力量和运动天赋于一身时,他就可以主宰比赛,这些天赋异禀的家伙根本不需要什么精巧的技术,只需用身体把对手拱到禁区,就能在篮下为所欲为。

    篮球史上不乏这样的统治级内线:乔治·迈肯尚保留着一手优雅的勾手技艺,但很快比尔·拉塞尔和威尔特·张伯伦就用纯粹的身体天赋统治了整个60年代。就在这个巨人时代即将落幕之际,技术精湛的卢·阿尔辛多带着他那无解的“天勾“惊艳登场。时光流转至80年代,以拉尔夫·桑普森和大卫·罗宾逊以初代“独角兽“内线的姿态横空出世。而数年之后,沙奎尔·奥尼尔——这位集上帝恩赐的基因彩票于一身的终极怪物,用摧枯拉朽的力量、恐怖的爆发力和惊人的协调性重新定义了内线统治力。他几乎不需要复杂的背身技巧,仅需一个会传球的后卫和一记朴实无华的小勾手,就足以让他成为篮球史上最令人闻风丧胆的低位怪兽。

    背打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当然,内线里也有奥拉朱旺和麦克海尔这种违背祖宗之法的异类,但终究,背打是最考验身体强度的技巧。

    这让徐凌不确定他是否有必要精通此道,因为他不怎么需要练习也能在低位强吃小自己一号的后卫们。

    遇到那些高壮的球员,也不会因为顶不进去而乱了章法。

    而奈特的态度是,必须练。

    “无论要花费多少时间,你都要掌握这门技巧,否则你永远别想在竞技层面追上迈克尔·乔丹...”奈特补充道,“不,你可能连科比的车尾灯都看不到。”

    虽然徐凌满脑子小球时代的先进理念,但他并不打算把那些所谓的先进理念抛出来狠狠敲打奈特。

    因为奈特远远比他了解这个时代的球员需要什么素质。

    Big 12联盟锦标赛的常规赛还剩下七场,徐凌从一个总是从外线发起进攻的球员,变成一个低位和高位交叉站位的侧翼球员。

    徐凌的练级首战对上爱荷华州立大学,他们算是Big 12联盟的弱队,但也不容小觑,因为他们阵中有一个叫韦斯利·约翰逊的球员。此人和徐凌一样都是新生,高中时期籍籍无名,却在大一赛季便当选球队先发,并且,他将在几年后成为NBA的前五顺位新秀。

    徐凌对他有印象。

    但是不多。

    他只是隐隐记得NBA有这号人,然后就开始拿他练手。

    韦斯利丝毫不敢小觑徐凌,虽说两人都是新生,但后者声名鹊起,已经牢牢锁定2007年NBA选秀的乐透席位,放眼全国都是排的上号的超级新人。

    但不知为何,TTU的乔丹今晚像是吃错药了一样狂打低位。

    他的命中率不高,但节奏感极好。

    韦斯利受不住徐凌的背打,几次被顶开,而徐凌却是在顶开防守之后没能将球放进篮筐。

    但是,当他找到感觉,犹如480P分辨率老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