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认同与担忧皆是有理 (第2/3页)
邱之航便派人将那三名营正带走,接受进一步的调查和审问。
那三人犯下的罪,死是一定会死的,唯一的区别就是要牵连多少家人。
而经过了这一出,张天旭很快也在车迟国楚军之中建立起了崇高的威望,无人不服。
而为了弥补兵员缺额,张天旭建议直接从车迟国招募,并且不分楚人还是胡人,只要来应征,达到条件都可以选拔进来。
招募胡人进入大军队列,这是楚军之前从来没有过的,但张天旭认为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来可以让车迟国百姓更加与楚国紧紧相连,增加他们对楚国的认同感,这将加快同化他们的速度。
二来也可快速补充兵源,并且利用胡人的特有生存本领,提高大军的整体战斗力。
三来还可昭示大楚博大的胸怀气度,有海纳百川之意,让西域诸国更加心向大楚。
不过张天旭招募胡人的行为最后却被邱之航驳回。
原因是邱之航认为如果开了这个先例,让胡人进入楚军队列,那么时间一长,必定会有胡人在楚国大军中掌权。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万一出现动乱,难保这些人不趁机闹事,那时将于国朝不利。
张天旭则认为大楚要想完全统治西域,适当吸收当地胡人进入士卒队伍,这是在所难免的,也是必须要做的。
在此过程中,只要将楚国文化和思想传播过来,百年后就没有胡人楚人之分。
那时候,西域便是真正纳入楚国版图,成为打不散,割不断的骨亲血肉。
但无奈张天旭此时还是人微言轻,很难改变邱之航固有的思想和认识,邱之航还是没有同意。
无奈之下,张天旭只能招募楚人,以此补齐兵员缺口。
张天旭招募士卒的消息很快传开,很多在车迟国谋生的楚人,以及附近玛瑙国的楚人百姓,他们听闻消息都是前来报名参加。
于是成百上千的楚人早早来军营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