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不花钱的快乐 (第3/3页)
什么都逃不开。
“那时间岂不是又来不及?”
“不会,山里死掉的树木也有不少,派人进去捡就是了,偌大的天蒙山,烧几窑炭还不是难事。”卫骁给她吃下定心丸。
马叔察觉到沈寄风对时间的紧张,连忙道:“烧一天,闷几天,再等一天,这是我们土窑老匠人口口相传的口号,一般7天能烧一窑,我一般可以同时烧三窑,一窑200斤,合计有600斤。”
沈寄风对这个数字还比较满意,前期矿石出来的少,用不了多少炭,等后期量大的时候,积累的炭量也够了,倘若实在不够,在西京买一些贴补,或者让老头再收个徒弟,也是个办法。
回到府里的时候,管家来报,燕王派人把铅料送来了,并带给沈寄风一张纸条。
沈寄风迟疑着打开纸条,上面龙飞凤舞写着一行小字,隔着纸面都能感受到燕王的怒气:好侄女,区区几百两银子,三叔还不放在眼里,权当资助侄女的开矿大业!望侄女言而有信,早日完成任务,一展宏图大志!
嘿嘿嘿!沈寄风合上纸条,笑得牙不见眼,“又省了1000两,开心!开心!”
“什么事啊,让你这么高兴,捡到钱了?”韩王赵镇一手撩开马车帘子,冲着沈寄风笑道。
“四叔!”沈寄风像只找到老母亲的小燕子,飞奔过去。
“敲了三叔一笔竹杠,不多,几百两。”
赵镇跳下马车,“他比我有钱多了,还没媳妇,不用养家,敲他就对了,你应该多敲点。”
原先不知道原委,这话听过之后不会放在心上,现在沈寄风忍不住问道:“三叔也有三十岁了,皇爷爷不催他的婚事吗?”
“催了呀,怎么不催,那牛不喝水不能强按头,他不愿意,谁也不能替他拜堂入洞房呀。”
赵镇话糙理不糙。
“皇爷爷就没想别的办法?”
赵镇背着双手,跨过齐王府大门,眼珠在卫骁身上来回打转。
“这位小兄弟从未见过,好生有眼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