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星期六晚邮报》的批判 (第3/3页)
“恩尼,你看看,知道这是什么杂志么?敢批判你,居然连名字都不敢刊登出来,”玛丽看了几眼这篇转载在《纽约时报》上的评论,马上就生气了。
生气的理由也很简单——管你说的对不对,批评我儿子就是有病!
恩尼从乔治手上接过报纸,第一眼就看到了标题。然后在见到评论是出自《星期六晚邮报》后,立即就明白了。
要知道《星期六晚邮报》作为时下美国最畅销的期刊之一,其上刊登的所有小说、广告,几乎都是以白人为中心。
虽然它不像南方诸多报纸那样充满种族主义言论,但整个期刊传达的信息也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传统美国价值观”,会相当“保守”的对所有违背传统的价值观进行批评。
甚至在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总统实行一系列“新政”时,《星期六晚邮报》都还以“违背传统”为理由,对罗斯福总统进行抨击过。
显然,恩尼的《布朗克斯的故事》会遭到这些“保守派”的抨击也实属正常。
毕竟,对于这类老传统期刊来说,一篇合格的、优秀的、歌颂种族间“温情”的作品,估计只有这么一种故事架构——忠诚的黑人仆人与仁慈的白人主人的陈旧故事!
恩尼无奈的摇了摇头,虽然也有一点生气,但乐观的想,这证明《大西洋月刊》在《星期六晚邮报》总部所在的宾夕法尼亚州「费城」也销售的相当不错。
否则,《星期六晚邮报》编辑部也不会有人专门写出这篇评论,来对他进行批评。
只是令人感到不屑的是,这篇评论竟是以匿名形式发表的,颇有些藏头露尾。
恩尼想着,在心里对这篇评论的创作者表示了下鄙夷,随后目光从标题开始往下移动。
【在正式评论之前,我必须事先声明一件事——恩尼·里瑟先生无疑是一个很有力量的作家,但他却偏偏选择了将这种力量浪费在一部缺乏艺术性且令人愤慨的煽动性作品上!】
【这部小说被某些评论圈誉为“大胆”和“现实主义的杰作”,让我怀疑这是否是一些少数裔群体刻意的炒作。当然,这位作者无疑拥有一定的叙事能力,能够生动地描绘烟火气十足的街区生活……然而,在合上这本书之后,任何有辨别力的读者都会感到一种深深的不安!并非源于故事本身的残酷,而是源于其背后阴险的、具有破坏性的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