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佟教授的认可 (第1/3页)
夏天的行雨匆匆,雨帘与彩虹同时追挂于蔚蓝的天空。
父母已经出了门,陆成还是将练功房的房门紧闭,而后抬头问:“佟老师,这个角度,您可以看到操作台了吗?”
“家里的练功房面积比较狭小,我只买了一个摄像头,不太好把控您看到的视野了。”陆成格外讨好地对着摄像头方向说道,表情略带谄媚。
湘雅医院的佟源安教授是陈松教授给陆成请来的‘考官’,陈松将陆成练习的改良Tang法视频发给佟源安后,又等了几天,才在午休时分找到了个空闲时间。
佟源安的嗓门儿比较厚重:“就这个方向,不要再动了。”
“陆医生,我很能理解你想学到比较专业的手外科技术,不过可学的肌腱缝合技法有很多,改良Tang法算是入门要求、练习难度都偏高的那一类。”
“即便是成熟的手外科熟手,都需要经历长达数周的连续练习,才可熟练。”
“如果改良Tang法的技法不够熟练、操作得比较生涩,还比不过其余几类肌腱缝合技法的。”
“其实于你而言,性价比不高。”
肌腱缝合毕竟只是手外科入门的手术了,肌腱损伤更是小巧的病种,在佟源安的理解里,像陆成这样没开展过手外科的医院,学到改良kessler到一定火候,能勉强对付着用就够了。
一个地区的综合技术学习与个人的技术学习一样,都是循序渐进,不要想着一口气吃成一口胖子。
所以佟源安总是在劝陆成不要浪费时间,如果机缘合适的话,可以去练一练皮瓣移植技术。
“谢谢佟老师提点,不过我已经行至半道,不好再半途而废,不然前期投入的时间就都打水漂了。”
陆成紧接着给佟源安展示自己的训练路径:“佟教授,这是我在硅胶板上练习的‘三针双向穿刺法’。”
“根据我之前查到的精确资料,三针的起点、止点、穿刺角度各有不同。”
“首针:距断端8mm处,与肌腱长轴呈60°进针,由对侧等距穿出。”
陆成一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