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芝加哥冲击 (第2/3页)
限,我觉得起码20万份起步。”
报社之前主要是通过报童在街头、车站、广场等人流密集处叫卖,以及和一部分报摊、杂货店等固定销售点合作售卖。
如果是大报纸,除了以上两种销售模式还有订阅。
嗯,《太阳报》迟早也是要把订阅的渠道打通的。
但理查不得不泼冷水了,“你们年轻人想事情还是太乐观了。”
他不觉得改版一下,增加个三版女郎,就能一下子飙升到原来销量的2倍。
“何况,在保证印刷质量的情况下,因为增加了图像,印刷成本已经超出了1美分,售价也不得不从原来的1美分一份调整为2美分一份,提价一倍,搞不好销量反而会降低一半。
美利坚的报刊业十分发达,像罗根这种小报社不需要拥有自己的印刷机,有专业的印刷厂可以帮忙印刷。
相应的,成本就不是那么容易控制了。
罗根不是没有考虑这一点,他只问一句:“报社的资金够不够印刷10万份?”
“够是够,但你总不能一把梭哈啊,报纸不是这么办的。数量不足你还可以追加印刷,卖不出去你可没办法退给印刷厂。”
理查耐心劝说道,“听我的,先印4万份,等热度起来了再追印吧。
“咳,我是觉得4万份撑不到你追印的时候。”罗根嘿嘿一笑,“你听我说,我们可以给报童一点额外补贴,让他们这样操作……”
听完罗根的计划后,理查觉得对这小子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刻。
“所以,你让我开头用第一人称写开头,就是为了干这个?”
罗根耸耸肩。
“后面我们会被骂死的!”
罗根说出了后世一个至理名言,“黑红,也是红!”
理查还能说什么呢?
“脏!心是真的脏!”
嘿,这叫做要相信美利坚后人智慧!
……
“号外!号外!百万富豪心头肉,人间蒸发不见喽!”
5月1日,美利坚不是劳动节。
一大早,报童们稚嫩而嘹亮的声音刺破街角雾气——
“看报!看报!年轻大亨神秘失踪的女友!照片独家刊载——就在第三版!”
“大新闻!大新闻!美女逃离禁锢,富豪重金寻人!”
有些伶俐报童挤到人流中央,举起报纸,故意将那第三版大幅照片在众人眼前一闪而过:
“快看!快看!上流社会找不到的香艳宝贝,只需两美分就能看,看报喽!”
声嘶力竭的呼喊,俨然一颗巨石投入水面,瞬间激荡起层层涟漪。
街头行人纷纷驻足,被这裹着富豪秘辛和暧昧暗示的奇闻异事牢牢勾住,纷纷掏出硬币。
恩格尔伍德高架地铁站,史丹利·休斯顿在报童“寻人启事”口号轰炸下,顺手买了一份《太阳报》,脚步匆匆地踏进咣当作响的电车,寻了个中间的硬木座位坐下。
电力高架地铁开动后,史丹利·休斯顿才翻开手中的报纸。
“《太阳报》?这不是死了吗?又复活了?”
史丹利·休斯顿也是一个报纸编辑,对全国报业动态一清二楚。
他也不急着翻看报童口中将人撩拨得心痒痒的第三版,漫不经心地从第一版看起。
粗大标题:“保卫我们的自由生活!”
“……那些道貌岸然的审查者,正伸出冰冷之手,企图扼杀我们印在纸上的自由!性自由,这神圣不可侵犯的天然权利,正是我们民主生活的基石!”
“……今日我们容忍卫道士们封杀一张小报,明日,他们就会闯进我们每一个人的卧房!”
“……我们《太阳报》作为美利坚的自由先锋,将竭尽全力捍卫美利坚公民的觉醒,捍卫美利坚追求生命最本真的欢愉!”
史丹利推了推金丝眼镜,心想,“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知之辈!”
全文看下来,你不就是要搞涩情吗?怎么就包装成了“自由先锋”?
不就是满足美利坚人民那点低俗的欲望吗?怎么就美化成了“公民觉醒”?
没错,是媒体人的无耻味儿,但你这味儿有点冲了。
史丹利一边吐槽同行一边翻到第二版,又是粗黑标题,“寻人启事”。
来了,这就是所谓的“独家大新闻”?
文章像是一个年轻富豪的自述,他看上一位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安娜,跟她签订了交往契约,然后就是……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