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风平浪静,无事发生(求追读,求月票~) (第1/3页)
“这不仅侮辱了我的人格,还侮辱了我的智商。”
约翰·克莱默左手是芝加哥辖区禁酒主任的工作总结“我们殚精竭虑地贯彻实施禁酒令”,右手是各大报纸关于“在芝加哥不必像做贼似的压低声音去找酒喝”的报道。
约翰·克莱默是联邦禁酒局的首任专员。
为了保证禁酒令的执行,国会通过的《沃尔斯台德法案》规定:联邦官员有权闯进非法酒店,打碎属于非法的酒桶,搜查被疑为进行私酒交易的小贩。
这里的“联邦官员”,主要出自财政部下属的税务局。
条文要税务局带头执法,税务局不得不成立一个新的禁酒局,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在全国各地设有办事处。
约翰·克莱默领导了9名助理专员的工作,他们每人管理的辖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州组成。在这些辖区内,每个州都有一名主任和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办公室工作。
真正上街查禁私酒的工作落在了联邦禁酒探员的身上。
而联邦拥有多少禁酒探员呢?
答案是,不到1600人。
这1600人,如果都召集到美利坚的海岸线和边界线上,一字排开,每一个专员就得要巡查12英里的海岸线、码头、海峡、森林及河岸。
这都还不说对医用酒精、啤酒厂和工业用酒的监督管理和对非法蒸馏酒的打击整治了。
人手不足至此,对于广大内陆地区的禁酒令执行情况,约翰·克莱默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奈何芝加哥现在直接当他是瞎的!
不用说,分配到芝加哥的禁酒专员百分百腐化了。
而看报纸上的报道,约翰·克莱默相信整个芝加哥上上下下,从警察、政客、律师乃至法官都大面积腐化了!
这是最让人头疼的,这意味着,当地公共权力非但不能为禁酒探员提供后援,还会成为极大的阻力。
但这能不管吗?
TMD,没看到芝加哥人公开喝酒都喝到全国皆知了吗?如果再不管,禁酒局干脆宣布解散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