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通道遭遇战 (第2/3页)
开炮!所有轻重机枪!给我打!打掉敌人的锋头!压制他们的火力点!”王林的声音冰冷如铁,眼中寒光四射。狭路相逢,唯有以最凶猛的火力打乱敌人节奏,争取一线生机!
“是!”命令在枪炮声中传递。
“迫击炮!方位175!距离600!急促射!放!”刘根胜嘶哑的吼声在城内一处祠堂屋顶响起(炮位仓促选定)。六门迫击炮发出沉闷的怒吼!
“咚!咚!咚!咚!咚!咚!”
炮弹带着死亡的尖啸,砸向正在展开和冲锋的桂军前锋!
“轰!轰!轰!轰隆——!”
爆炸在桂军队列中猛烈绽放!虽然仓促射击精度不高,但覆盖范围极大,瞬间将十多名桂军士兵炸翻,打乱了其进攻锋线,引起一阵混乱。
“打!”几乎在炮弹出膛的同时,城墙上、城门洞临时垒起的沙包后、两侧屋顶的制高点,所有轻重机枪同时喷吐出炽热的火舌!
“哒哒哒哒哒——!”轻机枪泼水般的扫射
“通通通通通——!”重机枪沉稳致命的点射
“砰砰砰!砰砰砰!”步枪精准的射击
一片密集到令人窒息的钢铁风暴瞬间席卷城南旷野!红军的火力在这一刻毫无保留地倾泻而出!二十七挺轻机枪和六挺重机枪编织成的火网,如同死神挥舞的镰刀,疯狂收割着暴露在射界内的桂军士兵。冲在最前面的桂军尖兵连猝不及防,瞬间被扫倒一大片!后续展开的部队也被凶猛的火力压制得抬不起头,冲锋的势头为之一挫。
桂军23团团长周祖明此刻正坐镇在距离前线约八百米的一处视野良好的小高地(地图上标注为“望乡坡”)后方。他志得意满,准备在“接收”通道后建立他的“锁链”防线。然而,前方骤然爆发的、远超预想的猛烈炮火和机枪风暴,让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这密集如雨的机枪声(数量多得离谱),这精准覆盖的迫击炮(威力不小)!情报不是说红军残部不足两百,缺枪少弹吗?这他妈是残部?!一瞬间,周祖明脑中闪过“中埋伏”的惊骇!他的精锐前锋,刚接敌就遭到如此凶残的火力打击,伤亡不小!他立刻命令通讯兵呼叫后方炮火支援,同时严令第一营营长不惜代价稳住阵脚,第二营迅速从侧翼包抄!
王林和他的战士们则被桂军这支真正主力的强悍所震撼。对方在遭遇突然火力打击后,并未崩溃,而是迅速卧倒、寻找掩体,组织起极其精准凶猛的反击!桂军士兵枪法刁钻老辣,依托地形射来的子弹又准又狠,不断有红军战士中弹倒下。对方的迫击炮和重机枪反应也极快,炮弹开始呼啸着落在城头和城内,炸起碎石烟尘,重机枪子弹打得垛口砖石崩裂,压制得红军机枪手难以抬头。红军虽然火力凶猛,但仓促间缺乏坚固工事,弹药消耗更是恐怖,局面迅速陷入被动苦战!这才是桂系钢军真正的獠牙!
战场变成了残酷的绞肉机。桂军依仗兵力优势和士兵素质,不断组织班排规模的突击,利用田埂、沟渠向城墙逼近。红军则依靠凶猛的火力和城墙的些许高度优势,以及三倍成长带来的顽强意志,一次次将敌人的进攻打退。双方在城南狭窄的地域内反复拉锯,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染红。红军的伤亡在增加,弹药储备急剧下降。周祖明坐镇后方高地,不断调兵遣将,施加压力,显然准备耗死这支“残兵”。
王林伏在垛口后,驳壳枪的枪管滚烫。3D地图上,代表敌军的蓝色光点依旧庞大坚韧,攻势如潮。最关键的是,代表敌军指挥部(团部)的光点群,稳稳地停留在后方八百米外的“望乡坡”上,被层层保护着(警卫连、通讯班、驮马队),位置相对安全,并未突前。强攻绝无可能。
“必须打掉他的脑袋!”王林眼中厉芒爆闪,一个大胆的迂回斩首计划瞬间成型。他猛地扭头,看向身边眼神锐利如鹰的警卫排长郑水生和刚刚退下来汇报的张红土:“水生!红土!”
“到!”两人立刻靠前。
“看到地图上那个‘望乡坡’了吗?桂军团部!位置靠后,守备森严!”王林语速极快,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两条弧线,“水生!你带警卫排,从西门出城,沿西侧山沟隐蔽前进,给我迂回到望乡坡右侧(东面)!红土!你带侦察排,也从西门出,走东侧那条干涸的河床,迂回到望乡坡左侧(西面)!你们两路,给我像两把钳子,同时从左右两翼摸上去!目标只有一个:捣毁桂军指挥部!动作要快!要隐蔽!得手后立刻发信号弹!有没有问题?!”
郑水生和张红土迅速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绝和兴奋。他们仔细看了看地图上的路线和地形,同时重重点头:“保证完成任务!营长!”没有丝毫犹豫,两人立刻转身,各自点齐最精锐的部下,如同融入暮色的幽灵,悄无声息地从西门潜出,消失在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