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入川一路休整一路扩红 (第2/3页)
的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诉苦会上,彝族新兵控诉“诺伙”(黑彝奴隶主)的残酷剥削,汉族新兵诉说地主保长的欺压,共同的苦难迅速凝聚起阶级情谊,明白了为谁扛枪、为谁打仗。
实战淬火:虽无大战,小规模剿匪、侦察、警戒任务不断。王林大胆地将新老兵混编,执行这些任务,让新兵在实战环境中感受战场氛围,在老兵的传帮带下快速成长。
到部队北上抵达懋功地区时,这些入伍仅月余的新兵,战术动作、纪律性、战斗意志均已远超普通新兵,几乎达到主力部队一年兵的水平。独立团的血脉在行进中得以重续。
作为全军后卫,五军团独立团的任务重心从血战阻击,转向了警戒、收容、保卫中央和主力侧后安全。王林和他的团队,得以以一种相对“旁观”的视角,见证并参与了一系列决定红军命运的历史事件:
会理会议:部队在会理城外休整。城内,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统一思想,肯定主席的军事指挥。王林虽未与会,但感受到了会议后全军上下更加坚定的决心和凝聚力。他严令部队加强警戒,确保会议绝对安全。
彝海结盟:进入彝族聚居区前,部队进行了深入的民族政策教育。王林要求独立团官兵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尊重彝族风俗。刘司令员与彝族果基家支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的故事传来,全军振奋。独立团后卫部队安全通过彝区,未发生大的冲突,并又有数十名深受感召的彝族青年加入队伍。
强渡大渡河:听闻红一团十八勇士在安顺场强渡成功,独立团官兵欢呼雀跃。王林召集干部,结合战报分析渡河作战的战术要点,作为教学案例。
飞夺泸定桥:红四团昼夜奔袭二百四十里,二十二勇士攀着铁索夺取泸定桥的捷报传来,独立团行军队伍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王林站在路旁,看着主力部队从修复的泸定桥上快速通过,心中感慨万千:“这就是红军,任何奇迹都能创造!”他指挥独立团最后过桥,并负责炸毁桥面,彻底阻断追兵。
一路北上行军,虽无石板河那般惨烈的阻击战,但后卫工作同样繁重艰辛。收容掉队人员、掩护物资运输、清剿小股土匪和国民党散兵游勇……独立团如同一面坚实的盾牌,默默守护着主力的后背。
六月飞雪,夹金山横亘眼前。空气稀薄,风雪刺骨。王林决定自己走排头兵。
政委王光道忧心忡忡:“团长,雪山险恶,让我带侦察连先探路!”王林一摆手:“老子命大,湘江都没收我,雪山算个球!”他启动系统【地形勘测+危险预警】,脑中出现最佳攀登路线。
出发前,他喝光一碗辣椒水,站到队伍最前:“全体注意!跟紧老子的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