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砺兵秣马:多兵种协同与全域防御之道 (第2/3页)
子,或者用炮火阻拦追兵,掩护骑兵撤退。你们俩要专门组织小分队,研究这套打法,从最简单的信号开始练起。”
“第三,也是最复杂的,步骑炮协同!”王林的声音带着一种构建体系的宏大气魄,“这才是我们未来攻坚克难、打大仗恶仗的王牌!这要求步兵、骑兵、炮兵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统一的指挥下,像一部精密的机器一样运转。”
他描绘着蓝图:“设想一个场景:骑兵首先前出,侦察敌阵弱点并报告;炮兵根据情报,进行集中火力准备,摧毁敌工事、压制敌火力;炮火延伸的瞬间,步兵发起迅猛突击,夺取阵地;同时,骑兵早已迂回到敌侧后,或在突破口打开后,迅速投入,扩大战果,追歼残敌,或者警戒敌方增援路线。这三个兵种的行动,环环相扣,时间要掐准,通讯要畅通,指挥要高效!”
王林目光灼灼地看着所有人:“这套东西,我们现在可能还很生疏,但必须从现在开始摸索、学习、训练!各兵种之间要打破隔阂,经常在一起开会、研究、沙盘推演、实地合练!要从班排级的小规模协同开始摸索经验,逐步扩大到连营级别。我要求,各级指挥员,尤其是你们营长、连长,脑子里必须要有‘协同’这根弦!不能只想着自己的步兵连、骑兵连、炮兵排!”
他最后总结道:“步炮协同,各营主抓!步骑协同、骑炮协同,由相关兵种指挥员共同负责!而整体的步骑炮协同演练,由团部统一组织规划!我们要通过艰苦的训练,让我们独立团真正成为一个步、骑、炮紧密协同,能适应各种复杂战场环境的钢铁劲旅!让任何敌人面对我们时,感受到的不是单一兵种的冲击,而是一个完整作战体系的碾压!”
王林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他的语气变得无比锐利和务实,为所有的宏伟蓝图和训练计划落下了最坚实的注脚:
“同志们,我们刚才讨论了这么多——‘三化’建设、诸兵种协同、根据地发展——每一样都需要投入,都需要本钱!需要骡马、需要电台电话、需要武器弹药、需要医疗药品、需要被服粮秣!中央和主力刚刚经历大战,物资极其困难,不可能给我们太多的补给。那么,这些东西从哪里来?”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斩钉截铁地自问自答:
“等,是等不来的!靠,是靠不住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靠我们自己去夺取!从敌人手里拿!我们未来的每一次出击,都不能是盲目的。要带着明确的目的去打!”
他伸出了三根手指,提出了未来军事行动的三大原则:
“第一,要会打。这就是我们刚才讨论的一切,练兵、协同,提升战术水平,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第二,要能打。发扬我们独立团敢打硬仗、恶仗的顽强作风,决定要打,就必须要打赢,要能啃下硬骨头。
而最重要的,是第三点,要值得打!”
王林重重地强调了最后三个字:“什么叫‘值得打’?就是打仗要有眼光,要有算计!”
“出击之前,要反复权衡:这个据点打下值不值?这伙敌人消灭了,能缴获多少我们急需的马匹?多少枪支?多少电台电话线?多少药品粮食?对我们实现‘骡马化、信息化、后勤化’的目标有多大帮助?对巩固根据地、发动群众有多大作用?”
“以后,缴获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成为衡量一次战斗价值的重要标准!不能光满足于击溃敌人,更要追求缴获充实自己。打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土围子,可能不如伏击一支马鸿宾的小型运输队来得‘值得’!我们要像猎人一样,仔细挑选猎物,既要保证自身安全,更要追求最大的收获!当然了对于罪大恶极危害群众的,该打还得打,保护党和群众利益是最大的,要先于我们自己的利益”
他看向各位营长、连长:“因此,你们化整为零出去后,选择性出击至关重要!侦察连要提供精准的情报,判断敌人的价值。你们指挥员要学会算计,要把军事行动和我们团队的长远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每一次战斗,都要力争成为为我们独立团这架战争机器‘输血’、‘补钙’的过程!”
“总之一句话:我们要用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物资和马匹,实现我们的‘骡马化’;用缴获来的电台和电话线,实现我们的‘信息化’;用缴获来的药品、弹药和粮食,夯实我们的‘后勤化’!最终,用我们愈发强大的实力,更好地完成党中央交给我们的‘钉钉子’和‘搞建设’的任务!都明白了吗?”
“明白!”全场干部异口同声,吼声震天。这一刻,所有未来的行动都被赋予了一个清晰而功利的指向——以战养战,以敌制敌。独立团未来的每一次战斗,都将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对抗,更将是一场场目标明确、为自身发展汲取养料的主动出击。
王林的思路极其缜密,他几乎考虑到了所有方面。在强调了主动出击的同时,他丝毫没有忽视最根本的立足点——全面而坚固的防御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