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60章 城头独决 力排众议战强敌

第60章 城头独决 力排众议战强敌

    第60章 城头独决 力排众议战强敌 (第1/3页)

    第60章 城头独决 力排众议战强敌

    王林独自立在庆阳城头,夏夜的暖风拂过,却带不起他心头的半分暖意。脚下的砖石厚重,手中的烟卷明灭,一如他脑海中激烈交锋的念头。

    远处军营隐隐传来整训的号子声,那是他的部队,近八千历经血火、刚刚扩编整补的虎贲之士。身后,是初具雏形、百废待兴的庆环根据地,是分了土地、眼中重燃希望的百姓。中央的电报意思很明确:胡宗南第一师,万余精锐,德械装备,挟怒而来,锋芒正盛。避其锋芒,转入山区机动,保存有生力量,这是最稳妥、最理性的选择。几乎所有的军事逻辑都在指向这个答案——不打。

    他深吸一口烟,辛辣的烟气涌入肺腑,却仿佛化作了更沉重的忧虑,压得他心头窒息。

    不打?保存力量?然后呢?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的陇东夜色,看到了另一条时间线里的腥风血雨——打通增援甘肃路线、实力未损的胡宗南第一军,成为压垮宁夏战役计划的最后一根稻草;缺粮少弹、孤军深入的西路军,被硬生生挤压在河西走廊那片绝地,面对蜂拥而至、凶残狡诈的马家军骑兵,血战到底,悲歌绝唱……那不仅仅是历史书上的几行字,那是无数忠诚将士的鲜血和白骨,是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战略困局!

    绝不能让胡宗南这把“楔子”就这么轻松地、完整地钉进来!绝不能让他顺利整编、实力无损地成为悬在陕北苏区和未来战略行动之上的剑!

    手中的烟卷燃到了尽头,烫到了手指,他才猛地回过神来。他又点燃一支,烟雾缭绕中,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堪称疯狂的念头逐渐清晰、坚定——

    “必须在它尚未完全长成、且孤军冒进之时,就打掉它最锋利的一颗獠牙!”

    “打!就打这个第一师!哪怕不能全歼,也要趁其立足未稳、骄狂轻敌之际,予以重创,打残它!”

    理由呢?如何说服中央,说服政委,说服麾下这些信任他的弟兄们?不能说是预知未来,必须基于现实,给出一个足以让人信服的战略解释。

    王林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大脑飞速运转,整合着所有的信息:

    理由逐渐清晰:

    第一,政治威慑,破局西北:若能在此战中重创甚至击退国民党最精锐的嫡系第一师,必将极大震撼西北诸马(马鸿逵、马步芳、马步青)以及摇摆不定的东北军。马鸿宾刚被打残,若中央军王牌也在红军手下吃了大亏,这些地方军阀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为了南京政府的命令,拼光自己的老本到底值不值得。这将为红军接下来在西北开展统战工作、逼他们让出通道、乃至共同抗日创造极其有利的战略态势。这比消灭几个地方军阀旅的意义重大得多。

    第二,掩护主力,策应北上:二、四方面军即将北上。若放任第一师控制陇东,必将给北上的兄弟部队带来巨大威胁和阻碍。提前将其打疼、打怕,甚至暂时打退,就能为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并打开新局面,扫清一个巨大的障碍,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第三,主动在我,进退有据:此战,敌是劳师远征,我是以逸待劳;战场在我根据地之内,地形、民心皆利于我。我有选择战场的主动权!打,可以精心设伏,以巧破力;若战局不利,仍可依原计划,凭借复杂地形和群众基础从容退入山区,损失可控。并非孤注一掷的浪战。

    风险巨大,但潜在的收益更是战略级的!这是在为整个红军的未来,抢一个先手!

    烟再次燃尽。王林的目光变得无比坚定,之前的犹豫和沉重一扫而空。他深吸一口带着黄土气息的空气,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下城墙。

    当晚,独立旅团以上干部紧急会议在旅部召开。气氛凝重,所有人都知道,这将是一次决定独立旅乃至陇东根据地命运的战略抉择。

    王林没有隐瞒,首先传达了中央电报的精神和建议,也坦诚了多数人最初的避战想法。

    “……中央的考虑是为了我们好,怕我们这支刚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