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稳扎稳打 胡俞定策 (第2/3页)
装备,官兵们操作起来仍显磕绊,故障率也比训练有素的老兵要高。
“校长的心情,我深知。陇东之败,损兵折将,更失重器,委实令领袖颜面无光。”胡宗南终于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我军身为党国嫡系,精锐之首,此时出兵扫荡陇东残匪,挽回颓势,于公于私,皆义不容辞。”
俞济时身体微微前倾:“军座明鉴。我第一师将士早有与共匪主力一较高下之心,如今装备焕然一新,更兼报仇雪耻之念,士气正旺。虽有些许磨合问题,但卑职以为,以我师之绝对火力与兵力优势,击破王林部,收复庆阳、环县,当无太大悬念。只是……”他顿了顿,谨慎地选择着措辞,“只是若要追求全功,毕其于一役,恐需时日周密部署,寻求决战。”
胡宗南摆了摆手,打断了他:“济时,你的想法,我岂能不知?若按我本意,自当待我第一军整训完毕,各师齐头并进,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廓清陇东,乃至直捣陕北匪巢,方为上策。然则,时不我待啊。”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军事地图前,目光落在庆阳的位置上。
“校长严令已下,全国的目光都盯着我们。政治上的需要,远甚于单纯的军事考量。我们必须动,而且要快动,要拿出姿态,拿出战果,给校长,给南京,也给那些隔岸观火、首鼠两端的地方实力派看看!”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俞济时:“但是,如何动,却要由我们来把握。校长要的是庆阳、环县收复,要的是王林部受挫,要的是中央军的威风打出来。至于过程,他未必有耐心细究。”
俞济时眼神一动:“军座的意思是……”
胡宗南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庆阳,然后划向环县,语气笃定:“共匪战术,向来狡诈多变,尤擅诱敌深入、迂回包抄。以其团长王林过往战例观之,此人用兵更是胆大心细,诡计多端。马鸿宾便是着了此道,孤军冒进,以致全军覆没。”
他冷笑着分析:“如今我第一师大军压境,实力远超彼辈。按常理推断,王林部刚经恶战,虽有所缴获扩充,但必是疲师久战,新附未稳。其若明智,绝不会以卵击石,与我精锐第一师在庆阳、环县城下打堂堂之阵的正面防御战。”
俞济时若有所思地点头:“军座高见。他们最可能的策略,确是主动放弃城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