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捷报惊四方 奇战术动天下 (第2/3页)
至极!”
他突然的爆发让整个会议室瞬间死寂,所有幕僚噤若寒蝉。蒋介石猛地站起身,将手中的电报狠狠揉成一团,砸在地上,似乎觉得还不够,又抓起桌上的茶杯,猛地摔在地上,碎片和茶水四溅!
“七千人!七千精锐啊!还有那么多重炮、装备!就这么送给共匪了!俞济时该杀!胡宗南也该罚!”他操着浓重的宁波口音,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尖厉刺耳,“什么‘游击炮战’?什么‘新兵炸营’?统统都是借口!掩饰他们无能的借口!”
他根本不信俞济时电报里那些关于红军战术诡异的描述。在他的认知里,红军就是一群装备低劣、只会钻山沟的流寇,怎么可能掌握如此“高级”的炮战战术?一定是俞济时指挥失误,胡宗南督促不力!
“第一师!全副德械装备,兵力火力远超匪部!就算匪军有几门炮,又能如何?”蒋介石对着垂首不语的陈布雷、何应钦等人怒吼,“为什么不分路突进?为什么不快速包抄?抱成一团慢慢走,那不是摆明了给人家当靶子打吗?!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黄埔是怎么教的?!蠢蛋!废物!辜负了党国的培养,辜负了我的信任!”
他越想越气,尤其是想到那12门刚刚拨付、尚未建功就资敌的德制重炮,更是心痛如绞,怒火攻心。
“下令!”蒋介石猛地一拍桌子,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第一师师长俞济时,指挥无方,丧师辱国,即刻撤职,褫夺一切军衔职务!令他立刻滚回南京听候查办!”
“第一军军长胡宗南,督促不力,亦有责任,予以申斥,责令其深刻反省!第一师剩余残部,交由副师长李铁军暂代整饬!”
“告诉胡宗南!陇东之事,暂缓议处。当前首要,是给我把第一军的整编加速完成!补充兵员、装备,严加训练!若是再出纰漏,两罪并罚!”
发泄完雷霆之怒,蒋介石喘着粗气,疲惫而又不甘地坐回椅子上。陇东的惨败,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他的脸上。不仅军事上损失惨重,更让他在各方势力面前威信大跌。他可以严惩部下,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陕北的红军,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棘手得多。那个叫王林的红军将领,一次又一次地让他损兵折将……
他的目光阴沉地扫过地图上的西北区域,心中第一次对即将到来的“围剿”,生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不祥的预感。
“不行,我要亲自到西安督战”
陕北保安,首长居住的窑洞里烟雾缭绕。墙上悬挂的军事地图前,三位首长正围着那份来自陇东前线的捷报,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好!打得好!这个王林,真是打仗的奇才!”一位首长拿着电报,忍不住击节赞叹,“‘游击炮战’,利用无线电指挥机动炮兵,专打敌人行军队列!这个想法大胆,巧妙!完全发挥了我军的长处,击中了敌军笨拙的软肋!”
“是啊,”老总看着战果统计,笑容满面,“歼敌七千,自身伤亡不大,还差点活捉了俞济时。这下,胡宗南的第一军算是伤筋动骨了,看他还敢不敢小瞧我们红军!”
陕北保安,首长居住的窑洞里烟雾缭绕。墙上悬挂的军事地图前,三位首长正围着那份来自陇东前线的捷报,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老总,你们快来看这里!“一位首长用他夹着烟卷的手指重重地点在电报中关于炮兵运用的段落,眼中闪烁着发现宝藏般的光芒,“王林这小子,硬是要得!他把游击战和重火力玩出花来了嘛!“
另一位首长凑近细看,带着浓重口音笑道:“确实了不起。以往我们讲游击,多是小米加步枪,靠的是两条腿和地形。他倒好,把沉甸甸的大炮也拉出去'游击'了。“
“这就是创新!这就是打破教条!“第一位首长兴奋地站起身,在窑洞里踱步,烟雾随着他的动作飘散,“哪个说游击战就只能是小股部队、轻武器?哪个规定重武器就不能打游击?王林同志就打破了这条看不见的绳索!“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从黑水峪一路向南划到镇原:“你看他搞的这个'游击炮战',核心还是我们游击战的精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但他赋予了新的内容!他把无线电用活了,把炮兵的机动性和突然性发挥到了极致。大炮今天在东边山头轰一阵,明天就可能跑到西边河沟里打几发。让俞济时根本摸不着头脑,空有优势火炮,却找不到目标,只能被动挨打,最后被活活拖垮、打散!“
其他首长深表赞同地点头,仔细研读着战报中的细节:“说得对。这不仅是战术的胜利,更是思想的胜利。不过,我注意到一个关键点——“他指着战报中关于通讯保障的部分,“王林同志能做到炮兵群分散配置、集中使用,靠的是出色的无线电通讯保障。各炮位之间,炮指与前沿观察哨之间,指令传达及时准确,这才是'游击炮战'能够实施的基础啊。“
第一位首长猛地一拍大腿:“说得太对了!游击游击,既要'游'得动,更要'击'得准!没有可靠的通讯保障,再灵活机动的大炮也只是瞎眼的猛虎。王林这一仗,给我们上了重要一课,哪怕是我们的游击战,也离不开通讯这个'神经脉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