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阴云压境 七万重围锁倪家营 (第2/3页)
着红光,提示着令人绝望的敌我力量对比:兵力1:7,火力劣势极大,机动性受困,后勤补给线被彻底切断,战略态势极端不利……
王林缓缓睁开眼,目光扫过众人焦虑而沉重的面孔,最后落在董振堂和杨克明身上:“总指挥部的判断和决心是什么?”
董振堂叹了口气,拳头无意识地攥紧:“徐总指挥、陈政委电令:鉴于敌情骤变,实力悬殊,固守高台、倪家营等孤城已不现实。决定放弃高台,全军收缩至倪家营子一带,依托那里星罗棋布的屯庄堡垒,进行纵深防御,节节抵抗,争取时间,等待中央指示和国际援助的可能。”
放弃高台?收缩倪家营?
王林眉头紧锁。倪家营子他通过地图和侦察报告了解过,那里地势相对平坦,虽有几十个夯土屯庄可作支撑,但缺乏真正险要的地形,更像是一片孤立的堡垒群。一旦被敌人完全合围,断绝外援和内运,结局可想而知。历史上,西路军正是在倪家营子陷入重围,血战四十余日,最终弹尽粮绝,损失惨重。
“倪家营子……并非久守之地。”王林沉声道,手指点在地图上,“屯庄分散,利于敌分割包围。我军兵力不足,难以照顾所有方向。更重要的是,粮食、水源、弹药如何解决?高台之战后,我们独立旅的炮弹已所剩无几,机枪子弹也支撑不了几次高强度战斗。五军的情况恐怕更糟。困守孤地,乃兵家大忌。”
董振堂何尝不知,脸上满是无奈与决绝:“道理我们都懂。但此时东返之路也被马家军严密封锁;继续西进,则是茫茫戈壁,更是死路一条。倪家营子已是当前唯一能暂时依托,进行有组织抵抗的地方了。徐总指挥的意思是,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坚持战斗,向全世界表明我红军抗战到底的决心,同时等待时局变化。”
等待时局变化?王林心中苦笑。西安事变虽已和平解决,但大局未定,蒋介石的心思难测。远在陕北的中央红军自身面临巨大压力,能否及时提供有效支援仍是未知数。至于国际援助,更是远水难解近渴。
“独立旅还有多少家底?”王林转向钟光邦,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钟光邦早已准备好数据,立刻汇报,语气沉重:“旅长,政委。高台之战后,我旅现有可战之兵六千二百余人,其中轻伤员八百余人可勉强参战。武器方面,75mm野战炮剩18门,但炮弹仅余不足三百发,平均每炮不到17发!82mm迫击炮弹药余500余发,仅可支持全团5-7轮急速射。轻重机枪子弹合计约二十五万发,平均每挺机枪不到五百发。步枪子弹稍多,但也不足四十万发。手榴弹还剩八千余颗。粮食……算上缴获和自带,仅够全军七日之用。”
每一个数字报出,窑洞内的气氛就压抑一分。这点弹药,面对七万敌军,恐怕连一场像样的防御战都支撑不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