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98章 溃潮孤礁 收残聚散向金陵

第98章 溃潮孤礁 收残聚散向金陵

    第98章 溃潮孤礁 收残聚散向金陵 (第2/3页)

们的注意。

    这些士兵,来自不同的军、师、团,有的只剩寥寥数人,有的还有一个排、一个班的架子,但共同点是失去了指挥,茫然无措,只凭着求生的本能跟着人流盲目向西。

    当他们看到这样一支队伍——虽然同样疲惫,却仍有组织,仍有纪律,仍有军官在有效指挥——就如同在暴风雨的海面上看到了灯塔。

    起初是三五个,然后是十几个,几十个……散兵们开始自发地向独立旅的队伍靠拢。

    “长官!收下我们吧!我们是88师的,打散了……”

    “兄弟,带上我们吧,我们跟连长走丢了,就想有个依靠……”

    “我们是税警总团的,还有几十号人,能打!给口吃的,跟你们走!”

    面对这些渴望归建的士兵,王林站在雨中,目光扫过一张张惶恐、疲惫却又带着一丝期盼的脸。他知道,兵败如山倒,此刻收容散兵,意味着要分出口粮,要管理秩序,甚至可能混入奸细或兵痞。

    但他更知道,这些历经战火的老兵,是宝贵的种子。独立旅需要补充,抗战更需要保存这些有生力量。

    确实,许多在溃退中被打散、失去指挥的小股部队,从连排级到甚至班一级,看到独立旅这支旗帜尚在、队形尚存的队伍,如同看到了救命稻草,纷纷自发地靠拢过来,请求收容,寻求庇护。他们番号各异,来自不同的师、不同的军,有的甚至来自不同的战区,此刻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疲惫、惊恐和对集体的渴望。

    王林目光扫过那些聚拢在独立旅队伍外围,眼神惶恐又带着期盼的散兵们。他们大多衣衫褴褛,许多人都带着伤,武器也不齐全。

    “收!”王林只沉默了片刻,便斩钉截铁地下令,“只要是打鬼子的中国兵,我们都要!告诉他们,跟着独立旅,就有饭吃,有仗一起打,绝不丢下任何一个弟兄!”

    他心里清楚,独立旅经过淞沪血战,骨干伤亡惨重,极需补充。这些散兵虽然此刻狼狈,但大多是经历过战火的老兵,只要整编得当,就是宝贵的兵源。更重要的是,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刻,他无法眼睁睁看着这些散兵流落溃散,最终可能沦为日军屠刀下的牺牲品或者溃兵为害地方。

    参谋长钟光邦略有担忧:“旅长,人数太多,成分太杂,我们的弹药恐怕……”

    “弹药,路上想办法!鬼子的,还有那些跑得比兔子还快的‘友军’扔下的,都是我们的补给源!”王林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老钟,你立刻组织人手,设立临时收容点,登记造册(简单记录原部队、姓名、特长),优先收拢有战斗经验的步兵和技术兵种(机枪手、炮手、工兵、医护)!”

    他转向王光道:“政委,思想工作要紧跟上去!告诉我们的老骨干,现在是非常时期,要有大局观!对这些新来的弟兄,要团结,要关心,但也要讲清楚我们独立旅的规矩!谁敢在这个时候闹事、抢掠百姓、动摇军心,无论原先是哪部分的,一律军法从事!”

    命令迅速传达。很快,在独立旅队伍的外围,设立了几个简单的收容点。政工干部和战士们大声呼喊着:“过来登记!有吃的,有组织,一起走!”

    消息像野火般在溃兵中传开。越来越多的人涌向独立旅。从最初的几十人,到几百人,再到上千人。番号五花八门:中央军嫡系、地方杂牌、保安团、甚至还有几个海军陆战队的士兵。

    编制完全打乱了。王林和王光道、钟光邦等人商量后,果断决定:打破原建制,进行混编!

    他们将收容来的散兵,以连、排为单位,与独立旅原有的老骨干进行混合编组。原独立旅的连长,可能现在要带一个排的老兵和两个排的收容兵;原独立旅的排长,手下可能多了十几个其他部队来的班长、老兵油子。

    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不同部队的作风、习惯不同,难免有摩擦。有些军官架子放不下,有些兵痞恶习难改。但独立旅的老红军骨干们,此刻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他们以身作则,吃苦在前,公平待人,用长征路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宝贵经验,耐心细致地做工作。

    王林更是将他那神秘的系统能力(【活点地图PrO MaX】)发挥到了极致。他精准辨识每个人内心的忠奸(敌我顽显示不同),让他总能提前察觉到哪些混编单位可能出问题,哪些兵需要特别关注。他会适时地出现在那些队伍里,有时只是拍拍士兵的肩膀,问一句“哪里人?跟着我们,一定能活下去,将来一起打回去!”,有时则需严厉处置个别煽动闹事、抢劫百姓的兵痞,以儆效尤。

    他的存在,他那冷静如磐石的目光,以及早已传开的“虎旅旅长”的威名(尤其是敌后击毙日军中将的传奇已被悄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