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116章 贲新编 四支利剑镇江淮

第116章 贲新编 四支利剑镇江淮

    第116章 贲新编 四支利剑镇江淮 (第3/3页)

锐骨干约1300人组成。下辖支队后勤保障大队(大队长由原后勤骨干钱守业担任,约180人)。任务:以来安县为中心,向滁县、六合方向渗透发展。直面主干线,压力最大,所以派最灵活、最能搞事的李云龙去。

    天长支队:支队长丁伟。抽调原五团、补充团部分骨干约1200人组成。下辖支队后勤保障大队(大队长由原后勤干部孙为民担任,约160人)。任务:以天长县为中心,向扬州、仪征方向活动。

    盱眙支队:支队长黄木生。抽调原二团、侦察连部分骨干约1200人组成。下辖支队后勤保障大队(大队长由原后勤人员李大山担任,约150人)。任务:以盱眙县为中心,向洪泽湖、淮阴方向发展。

    高邮支队:支队长周志明。抽调原三团部分骨干及收容的广西籍士兵约1400人组成。下辖支队后勤保障大队(大队长由原桂军后勤军官韦永福担任,约200人,因其熟悉当地情况且有一定筹措能力)。任务:以高邮县为中心,向兴化、宝应方向发展。

    方案既定,王林立刻召集全师团级以上干部及新任命的各级后勤主管会议。在炭窑外一片清理出的林间空地上,各级指挥员席地而坐,听着王林宣布整编方案和战略部署。

    当听到主力团获得正式番号、并将补充扩编时,陈阿海、孔杰以及新提拔的赵永胜、孙石头、徐大虎、刘长山等人面露激动,深感责任重大。

    当听到李云龙、丁伟、黄木生、周志明四位老战友将分别率领精锐支队,独当一面去开辟根据地时,众人更是摩拳擦掌。

    而听到后勤体系的重大改革,尤其是林火旺出任部长,负责全局统筹,以及各旅、支队均获得相当自主的后勤力量时,大家纷纷点头,认为这更符合当前分散作战、独立发展的实际需求。林火旺虽然离开了直接带兵的岗位,但深感责任重大,表示一定竭尽全力,为全师官兵提供坚实的后勤支撑。

    李云龙咧着嘴对丁伟说:“老丁,这下好了,咱自个儿有保障大队,搞点粮食弹药也方便,不用啥都等师部了!”

    丁伟笑着回应:“是啊,但师长那边可得盯紧点,别让他把好玩意儿都扣下不给咱。”

    黄木生和周志明也对新的后勤安排表示满意,认为这样更灵活自主。

    王林看着这群历经战火、斗志昂扬的部下,心中充满信心。他压了压手,让众人安静下来,神色严肃地说:“同志们!国民政府军政部的番号和命令,是幌子,也是机会。党中央和延安总部给我们的任务,才是根本!主力团要扛起正面抗敌的大旗,打出威风,吸引敌人注意,为支队发展创造空间。四个支队,就是四把插入敌人心脏的尖刀,你们要隐忍发展,发动群众,扎根基层!要把党的政策带给老百姓,要建立我们自己的政权,要让我们军队真正成为鱼水里的鱼!”

    他特别强调:“新的后勤体系,是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各级后勤单位,既要独立自主,想办法活下去、保障好,又要坚决服从师部的统一调度和分配纪律!绝不允许搞本位主义!林部长,你要把好这个关!”

    “是!保证完成任务!”所有干部齐声怒吼,声震山林。

    会议结束后,整个营地如同一个精密的机器,迅速而高效地运转起来。部队开始按照新的编制进行整编、调动。骨干官兵被逐一谈话,明确新的岗位和任务。

    李云龙、丁伟、黄木生、周志明四人立刻着手挑选支队骨干和后勤保障大队人员。林火旺则忙着搭建后勤保障部的班子,与各旅、支队后勤主官对接,清点物资,制定分配和补给计划。

    王光道政委组织政工干部进行培训,强调纪律和政策。钟光邦参谋长会同各主官研究地图情报,划定活动区域,商讨联络协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