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张八岭伏击 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1/3页)
第121章 张八岭伏击 狭路相逢勇者胜
滁县至明光间的张八岭镇,地处津浦铁路要冲,两侧丘陵起伏,林木虽在冬日略显萧疏,但仍不失为一处设伏的绝佳地点。一条简易的砂石公路与铁路线近乎平行,蜿蜒穿过镇子南侧的山坳。李云龙带着他的五百来安支队精锐,如同蛰伏的猎豹,已经在此地潜伏了近六个时辰。
寒风刮过光秃秃的树枝,发出呜呜的声响。战士们蜷缩在提前挖好的散兵坑和利用自然地形构筑的掩体里,身上盖着枯草树枝做伪装,呵出的白气瞬间便被冷风吹散。尽管冻得嘴唇发紫,但没有一个人抱怨,所有人的眼睛都死死盯着山坳下方那截孤零零的铁轨和旁边的公路。
李云龙趴在一个视野相对开阔的小土包后面,身上披着和枯草同色的伪装网,举着从鬼子那里缴获的望远镜,反复观察着预设战场。他的旁边,搁着一挺擦拭得锃亮的九二式重机枪,射手和副射手如同雕塑般守在旁边。更靠后的隐蔽阵地上,两门80mm迫击炮的炮口微微扬起,炮弹已从帆布包里取出,整齐地码放在一旁,炮手们搓着冻得发僵的手,等待着命令。
“他娘的,小鬼子这运输队属乌龟的?磨磨蹭蹭还不来!”李云龙放下望远镜,低声骂了一句,从怀里掏出半块冰冷的杂粮饼子,狠狠咬了一口,费力地咀嚼着。他脸上被寒风刮得通红,但一双眼睛却亮得吓人,闪烁着与好战的光芒。
支队副队长,原独立旅的老兵疙瘩,凑过来低声道:“支队长,侦察哨一刻钟前回报,鬼子车队刚从滁县出来不久,估摸着再有个把时辰也该到了。听说有一个中队的步兵护送,还有几辆跨斗摩托开路。”
“一个中队?哼,够咱老李塞牙缝了!”李云龙嗤笑一声,眼中却毫无轻视之意,“告诉弟兄们,都给我精神点!咱们就五百人,要吃的就是这块肥肉!但谁要是因为轻敌掉了链子,别怪我老李翻脸不认人!”
“是!”副队长低声应道,猫着腰去各个阵地传达命令。
李云龙再次举起望远镜,心里盘算着他的“鬼点子”。硬碰硬,一个支队五百人对鬼子一个齐装满员的中队(约180人),加上押运的辎重兵,兵力上并不占绝对优势,即便有重机枪和迫击炮,若不能打其一个措手不及,打成胶着战,附近的鬼子援兵闻讯赶来,那就麻烦了。
他的目光落在铁轨和公路之间的那片开阔地,又看了看铁路另一侧那个长满枯草的小缓坡,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子里逐渐成型。
“通讯员!”李云龙低吼一声。
一个年轻战士立刻匍匐过来。
“去,告诉炮兵老王,让他调一门迫击炮,带上五发炮弹,悄悄运动到对面那个小坡后面去!”李云龙指着铁路另一侧,“听到这边重机枪响,就给老子照着鬼子车队中间砸!不用多,打五发就赶紧扛着炮撤回来,原路返回,到二道沟集合点汇合!”
通讯员愣了一下:“支队长,就一门炮?五发炮弹?还派到对面去?那太危险了……”
“执行命令!哪那么多废话!”李云龙一瞪眼,“老子就是要让鬼子以为咱们两边都有人,兵力不少!快去!”
“是!”通讯员不敢再多问,立刻转身消失在枯草丛中。
接着,李云龙又叫来机枪组长和几个排长,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遍。众人听了,先是惊讶,随即露出佩服的神色,纷纷领命而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天空愈发阴沉,仿佛又要下雪。当战士们几乎要被冻透的时候,远处终于传来了隐约的引擎轰鸣声。
“来了!”所有人心头一紧,握紧了手中的武器。
李云龙举起望远镜,只见公路尽头,扬起了阵阵尘土。先是一辆、两辆……一共五辆三轮摩托开着斗,架着歪把子机枪,颠簸着开了过来。后面跟着的是五辆覆盖着帆布的军用卡车,再后面,则是大约一个小队的步兵,扛着三八式步枪,迈着罗圈腿徒步跟进。队伍的最后,还有两辆卡车和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