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穴谋断 持久方略安江淮 (第2/3页)
咱们自己,还能鼓舞……”
王林抬手打断了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打跑了第九师团,会不会引来更多的师团?日军华中派遣军会不会认为我们139师是心腹大患,必须除之而后快?届时,派来的可能就不止一个师团了。如果畑俊六调集第13师团、甚至从徐州前线抽调部队,汇合第九师团残部,数万大军压向我们这江北四县之地……”
他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那四个刚刚恢复些许生机的县城:“我们怎么办?我们139师随时可以转移,可以周旋,甚至可以再找机会咬他一口。但是,这里的百姓怎么办?我们刚刚帮他们建立起秩序,分了田地,藏了粮食,让他们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一旦这里变成日寇重兵反复清剿的战场,变成战争的漩涡!鬼子的政策,同志们的都经历过,那会是怎样的地狱景象?我们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民心,会不会瞬间崩散?我们这几个月的努力,会不会顷刻间化为乌有?”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刚才还在热烈讨论战术的将领们,此刻都陷入了沉默。他们只想着如何消灭敌人,却险些忽略了他们为之战斗的根本——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
炭窑里安静得只剩下油灯燃烧的噼啪声和人们粗重的呼吸声。
王林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我们打仗,不是为了逞一时之勇,不是为了获得多少缴获,甚至不仅仅是为了消灭多少鬼子。我们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同胞!如果因为我们在这里和日军主力反复拉锯决战,反而给这片土地和百姓带来更深重的灾难,那我们这仗,打得还有什么意义?”
他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看着每一位干部:“所以,现在的难题,不是如何打,而是打了之后,如何保住我们根据地的元气,如何不让百姓为我们承担无法承受的代价!”
众人神色凛然,纷纷点头。王光道沉声道:“师长考虑得深远!这才是根本问题。我们必须找到一个两全之策。”
“那……师长,您的意思难道是……不打?撤?”陈阿海迟疑地问道,语气中充满了不甘。
“不打?当然要打!”王林斩钉截铁地否定,“鬼子打上门了,岂有不打之理?不狠狠揍他一顿,打掉他的嚣张气焰,他更会得寸进尺,觉得我们好欺负!根据地一样保不住!”
他目光再次变得锐利起来:“打,必须要打!而且要打好,要打疼他!但是,我们不能只图一时痛快,要把眼光放长远。我们抗战,不是打一两次战役就结束的,这是一场持久的战争。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要保存和发展我们的力量,保护和支持我们的人民,最终把鬼子赶出去!”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江北四县,又指向西面和北面更广阔的的区域:“所以,我的想法是:这一仗,我们要在根据地和第九师团打!要利用我们对地形的熟悉和群众的支援,争取在运动战中有效歼灭其一部,比如他一个联队,或者重创他一个旅团!要打出我们139师的威风,让鬼子知道,想啃下我们这块骨头,就得做好崩掉满嘴牙的准备!”
“但是,”他再次强调,“达成重创敌军的目标后,师主力决不能恋战!要迅速跳出根据地,向西撤退至津浦路以西的山区,或者向北转移至洪泽湖、淮河以北地区。把鬼子的注意力吸引走,让他的重兵集团跟着我们主力的屁股后面跑!”
他看向李云龙、丁伟、黄木生、周志明四人:“而你们四个支队,要留下来!主力撤退后,根据地看似空虚,但鬼子的大规模兵团就不会再来了,因为他们认为我们的主力跑了,剩下的只是‘残匪’。你们的任务就是,依托我们已经初步建立的群众基础,扎根农村,继续以灵活的游击战、破袭战、麻雀战,跟鬼子周旋!保护百姓,镇压汉奸,发展力量!必要时,可以放弃县城和大的乡镇,只要农村在我们手里,群众心向我们,我们就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要让这江北四县,成为插在日军心脏地带的一把永远拔不掉的尖刀!而不是一个吸引敌人重兵反复轰炸毁灭的靶场!”王林的声音铿锵有力,最终定下了基调,“这就是持久战!这就是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既要消灭敌人,也要保存自己,更要保护百姓!”
众人听完王林的全盘考虑,茅塞顿开,脸上的迷茫和沉重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清晰的责任感和坚定的斗志。
“明白了!师长!您就下令吧!”李云龙第一个吼道,“主力放心走,老子保证把来安变成鬼子的烂泥潭,让他进得来,出不去!”
“同志们,秋山义允挟愤而来,兵力火力均占绝对优势,其锋正锐,不可硬撼。”王林声音沉稳,目光扫过在场所有团级以上干部,“然其孤军深入我根据地,后勤漫长,地形生疏,此其短也。我之长处,在于民心所向,地形熟悉,战术灵活。故此次反扫荡,核心在于八个字:迟滞、消耗、诱分、聚歼!”
他停顿片刻,确保每个人都理解了总体意图,随后开始下达具体指令:
“林火旺!”
“到!”后勤部长立刻起身。
“你部任务最重,也最需提前!立即动员后勤保障部全体人员,并发动可靠群众,将根据地内所有重要粮秣、药品、弹药、被服、五金材料,迅速向西北方向洪泽湖岸预设隐蔽仓库转移。无法转移的大型器械、作坊设备,就地妥善掩埋隐匿。原则是:能藏尽藏,能运尽运,绝不资敌!给你时间只有五天,五天后,日军先头部队可能即至!”
“是!保证完成任务!绝不给鬼子留下一粒粮、一颗弹!”林火旺斩钉截铁,深知肩上重担。
“政委!”
“在!”王光道推了推眼镜。
“你负责群众工作。立即通过各级政工系统、各支队工作队,紧急动员根据地所有村镇!组织乡亲们坚壁清野:粮食衣物藏入地窖山洞,锅碗瓢盆随身带走或埋藏。更重要的是,立即组织老弱妇孺向偏僻山区、茂密芦苇荡提前疏散避难!青壮年编入民兵,配合部队行动,但首要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