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141章 阳谋之下 虎符催征

第141章 阳谋之下 虎符催征

    第141章 阳谋之下 虎符催征 (第3/3页)

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眉头越皱越紧。三个甲种师团的主力,配属大量炮兵、战车,其后勤压力、兵力密度、进攻轴线……每一个因素都在他脑中飞速计算、推演,却又总觉得隔了一层薄纱,差那临门一脚的灵感。

    就在这时,他的视线不经意地扫过地图下方——合肥。

    这两个字如同闪电般劈入他的脑海!

    对了!合肥!

    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部所在地,第二军前进指挥部所在,如今更是畑俊六亲自坐镇、督师西进的核心枢纽!如今,第2军主力几乎全部压在了西进路上,第10、第3、第13、第16四个师团像出了笼的疯狗一样扑向武汉北线,其后方还有多少兵力?还能剩下多少兵力来守卫这座至关重要的核心枢纽?

    最主要的是现在已经来到战事焦灼时刻,日军大部队距离合肥已经很远,远到即使最近的日军成体制赶回合肥都至少需要3-5天。

    王林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眼中迸发出骇人的精光。他猛地站起,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几乎要将地图看穿。

    “合肥……合肥!”他低声吼道,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鬼子把老巢的兵都抽空了!他现在就是个空架子!一座被掏空了的金山!”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瞬间贯通。日军之所以敢如此疯狂地西进,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军队已被打得溃不成军,无力威胁其后方。他们所有的注意力、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了武汉这场赌局之中,却忘了自己的后心已经完全暴露!

    如果……如果此刻有一支奇兵,不需要太多,但必须足够精锐、足够快速,像一把淬毒的匕首,直插合肥……

    那将不仅仅是围魏救赵,而是直捣黄龙!足以让整个华中日军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和混乱!前线的攻势再猛,一旦整个维护武汉的后勤枢纽被毁,军心必然动摇,整个西进作战也都可能因此迟滞!

    一个极其大胆、近乎疯狂的作战构想,在王林心中瞬间成型。

    “系统,分析一下139师攻占合肥的可能性”王林心中默念。

    【分析开始:139师现状

    兵力与士气:总兵力约3万人,为5个旅及特种部队。刚取得富金山大捷,士气高昂,但有伤兵近3000人。

    战术与指挥:擅长运动战、伏击战,具备“活点地图”系统,指挥精准。但缺乏大规模攻城经验。

    地理位置:位于大别山东北麓(霍山一带),地形复杂,利于隐蔽机动。

    二、合肥敌情分析

    日军部署分析:

    性质:合肥并非前线重镇,而是日军后方核心兵站(后勤补给基地)。这意味着城内仓库堆积如山(弹药、粮秣、被服),战略价值极高,但作战部队数量有限。

    兵力:驻军主要为第2军的兵站守备部队、后勤管理人员、医疗单位、13师团残部,而非一线作战师团。总兵力约为数千人,其中一线战斗人员比例较低。其战斗意志和警觉性远低于正在前线血战的主力部队。

    防御:尽管有城墙工事,但守备心态可能存在“身处后方”的松懈。

    周边敌军分析:

    日军主力(如第6、第10、第16师团)正深陷武汉会战前线,在信阳、固始、田家镇等地与中国军队激战。

    一旦合肥遇袭,这些部队理论上会回援,但因被正面战场牢牢牵制,回援速度和可抽调兵力将大打折扣。

    三、成功率分析

    有利条件:

    敌明我暗,守备薄弱:这是最大的利好。139师面对的不再是严阵以待的师团精锐,而是数千名警觉性不高的后勤和守备人员以及13师团残部。奇袭的突然性效果会倍增。

    目标价值巨大:攻占合肥兵站意味着可能缴获规模空前的物资装备,足以让139师战力飙升,实现全师标配日式装备。

    援军阻力:周边日军主力难以迅速脱身回援,即使回援距离合肥也还有不短距离,为139师赢得了宝贵的“窗口期”,为5-7天。

    不利条件:

    攻城经验不足:这是139师的短板。即便守军薄弱,攻打城墙和坚固据点仍需要专业的攻坚战术。

    政治与战略风险:攻占合肥的惊天之举必然引发华中日军地震式的反应。畑俊六司令部即使抽调不出主力,也可能集结所有可用的航空兵、以及从南京、芜湖等地拼凑部队进行疯狂反扑。风险从“攻城失败”转变为“占领后难以脱身”。

    成功率估算:

    奇袭成功,迅速攻占城区:70%– 80%(因敌守备力量薄弱,奇袭效果极佳)

    达成占领并缴获物资:50%– 60%

    安全撤离,避免被日军援军咬住:30%– 40%(这是新的主要风险点)

    总体成功率(达成攻占、缴获、并安全撤离的战略目标):约40%(虽初始成功率高,但撤离阶段风险极大)

    四、若成功攻占的影响

    军事层面:缴获的物资足以装备数个师,彻底打乱日军整个华中地区的补给线,对武汉前线日军的攻势造成致命干扰。

    政治与宣传层面:“攻克省会”“影响武汉保卫战”的象征意义和鼓舞效应无可估量。

    战略层面:“固守待援”绝无可能。139师必须成为“点穴”高手,一击之后迅速远遁。否则将不是“四面受敌”,而是被“滔天巨浪”淹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