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做八宝饭 (第3/3页)
好的。
更何况,她在城外还有几百亩地呢。
沈家离得近,许许很快回来。
小丫头拎去的篮子里,还带回来一双荷粉绣花鞋。
“娘,这是周姨姨说给你做的鞋子。”
妹妹把鞋递给程书宜,“周姨姨说让你试试,不合适她再改。”
这双鞋是程书宜的尺寸。
程书宜不会女工刺绣,两个崽崽的衣服沈周氏帮忙做,连她的鞋子沈周氏都帮忙绣。
即使她说了不用麻烦,东西可以上街买。
但沈周氏还是坚持要做。
上次月事难堪一事,沈周氏不知如何谢她。
意外听到程书宜吐槽买的鞋子图样不太合心意,她就把这事儿揽了过来。
程书宜看着那双轻便暖和的新鞋子,喜欢得不行。
大盛朝的鞋子她总穿不惯。
不知道是不是觉得大盛朝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所以买来的鞋子都很不好走。
经常脱脚。
鞋底都是用布纳的,不像现代那样是胶底。
忙起来,在外边走几天就磨损了。
在大盛朝,女子不能随便露脚,想要一双合脚的鞋子,只能自己做。
或者让贴身的丫鬟、婆子做。
程书宜不会,只能买一双穿一双,还经常买不到合脚的。
这双鞋,沈周氏极其用心。
试过之后就更加喜欢了!
裴琰礼将她的反应看在眼里,“本王早说让府中绣娘替你做鞋子,你为何不要?”
摄政王府有专门做衣服鞋子的绣娘。
程书宜直接换上新鞋子,“得了吧,你府里的绣娘都是你母亲操持的人,我可不想成为你们家七大姑八大姨的谈资。”
绣娘做鞋,得上门来问她样式,还得给她量脚。
摄政王府这些年都是赵氏在操持,裴琰礼从未管过。
这些绣娘回去之后,定少不了被赵氏叫过去问问。
裴琰礼族中的叔伯们是离京了。
但那些个姨母、姑母可没走,还在庄子里待着。
等裴琰礼那些堂弟堂妹们到了议亲的年纪,好给他们在盛京城寻一门好亲事。
程书宜这会儿要是冒头,肯定会立刻成为八卦中心。
她才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