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台商谢仪 (第3/3页)
着如意首部:“我怀疑…这里是后工的,而且手法极高明。这如意首和柄身,可能原本不是一体,或者首部有伤残,被高手用现代技术修补过,几乎看不出来。”
他没法直接说自己是“感觉”到的,只能凭借观察推测:“您看这纹路,走到这里,气韵似乎有极其细微的滞涩。而且,这处的包浆光泽,与其他地方相比,略显‘浮’,不像自然形成的那么沉厚内敛。”
蔡明理赶紧拿起放大镜,对着陈墨白指的地方仔细看了半天,额头渐渐冒出冷汗。经这么一提醒,他似乎也看出了一点不对劲,但又不敢完全确定。
“陈小兄弟,你这眼力…也太毒了吧!”蔡明理放下放大镜,心有余悸,“这要是真的,我可就出大丑了!这如意…我花了这个数请来的。”他伸出三根手指。
“三十万?”陈墨白猜。
“三百万…新台币。”蔡明理苦笑,“折算成人民币,也差不多六十多万了。”
好家伙!怪不得这么紧张。
蔡明理对陈墨白是彻底服气了,他想了想,郑重地说:“陈小兄弟,大恩不言谢。你今天不仅帮我解了围,还避免了我一大笔损失。这样…”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推到陈墨白面前:“一点小小的谢意,务必收下。另外…”他又拿出一张名片,在背面写了个数字,“这是我的私人号码,以后但凡来台湾,或者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随时打电话!”
陈墨白看着那厚厚的信封,估摸着得有两三万人民币。这对他来说,简直是久旱逢甘霖!但他还是推辞了一下:“蔡董事长,这太多了,我就是说了几句话而已…”
“哎!一定要收下!”蔡明理态度坚决,“对你来说是几句话,对我可是避免了巨大的损失和尴尬!这是你应得的!你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蔡某人!”
话说到这份上,陈墨白也不再矫情,道了声谢,将信封和名片小心收好。心里那叫一个美,这下给师父买药、自己日常花销,总算宽裕点了!更重要的是,这钱来得光明正大,是靠自己的本事挣来的!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蔡明理对内地古玩市场很感兴趣,问了不少问题,陈墨白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两人相谈甚欢。
临走时,蔡明理还特意说:“陈小兄弟,以后要是再看到什么好东西,或者遇到什么难处,一定记得联系我!”
送走了蔡明理,陈墨白揣着那厚厚的信封,感觉走路都带风。他先去药店买了最好的进口营养神经的药物,又去熟食店切了半只师父最爱吃的酱肘子,准备晚点去医院探望。
看看时间还早,他心情大好,决定再去琉璃厂的地摊区逛逛,看看能不能捡个小漏,毕竟兜里有钱,心里不慌。
刚溜达到一个拐角,就听见一个摊主正唾沫横飞地跟人吹嘘:“…瞧瞧这罐子!元代青花!画的是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人物,这线条,这苏麻离青的铁锈斑!绝对到代!”
陈墨白一听“元代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耳朵就竖起来了。这可是元青花里的经典题材,要是真的,那可是国宝级的东西,能在这地摊上出现?
他凑过去一看,差点没笑出声。
那罐子倒是画着个人物故事,但那画工,粗糙得跟小孩涂鸦似的。那“苏麻离青”的颜色,蓝得发贼,明显是现代化学染料。那铁锈斑,更是用笔点点出来的,拙劣无比。
就这玩意儿,摊主还敢喊价八万!
旁边还真有个戴着眼镜、学生模样的小年轻,看得一脸痴迷,手里攥着钱包,似乎蠢蠢欲动。
陈墨白叹了口气,这年头,傻子太多,骗子都快不够用了。
他正准备上前,再用他那“嘉靖仿永乐”的套路忽悠一下,救救这个即将上当的学生娃。
忽然,他身后传来一个阴恻恻的声音:
“哟,陈专家,又在这儿给人‘指点江山’呢?秦老板给你发薪水,是让你满世界砸同行饭碗的?”
陈墨白回头一看,心里叫苦不迭。
真是冤家路窄!
阿杰正皮笑肉不笑地站在他身后,那双金丝眼镜后面的眼睛,冷得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