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触物鉴宝,一眼千年 > 第12章 心经九重

第12章 心经九重

    第12章 心经九重 (第3/3页)

虫也挺好,至少能亮一下。”金三钱放下鸡毛掸子,摸出俩核桃在手里盘着,“怎么着?看你这印堂发亮,眼珠子乱转,又憋什么坏呢?还是…功夫见长了?”

    陈墨白心里佩服,这老狐狸感觉也太敏锐了!他凑近些,压低声音:“金爷,跟您请教个事儿。您说…这看东西,有没有可能…练到不用上手,远远瞅一眼就能知道好坏的地步?”

    金三钱盘核桃的手顿了一下,眯着眼看他:“怎么?摸东西摸腻了?想学人家隔空取物啊?”

    “不是…我就瞎琢磨…”

    “哼,琢磨是好事。”金三钱慢悠悠地说,“这行当里,是有那么些人,练就了一双‘慧眼’,或者叫‘毒眼’,打眼一过,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不过那都是几十年功力喂出来的,还得是天生的胚子好。怎么?你小子最近感觉眼神好使了?”

    陈墨白不敢透露《鉴古心经》的秘密,含糊道:“就是偶尔…感觉好像比以前敏锐了点。”

    金三钱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也不再追问,只是说:“眼神好是好事,但别忘了,这眼睛看到的东西,有时候也会骗人。最高明的做局,做的就是个‘眼缘’,让你一看就觉得对,一摸就觉得好,其实里头全是坑。所以啊,功夫到了,心也得跟着到。心不到,眼再毒,也容易栽跟头。”

    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补充道:“尤其是那些…看着完美无瑕,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的东西,更得留十二个心眼。有时候啊,太完美本身就是破绽。老祖宗造东西,那是用的,不是供着的,哪能一点岁月痕迹都不留?除非…那痕迹也是人‘做’上去的。”

    陈墨白听得连连点头,这话和金爷之前点他的“合乎情理”如出一辙,也暗合了《鉴古心经》里更高境界对“洞察虚妄”的要求。

    离开杂货铺时,陈墨白感觉自己的思路更清晰了。这“触灵”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感知更清晰、更省力,更重要的是带来一种对器物、对背后人心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判断。

    他揣着这点心得,又跑到琉璃厂地摊上实践。他现在不再轻易上手,而是先远远站着,凝神静气,尝试用初步练就的“感气”功夫去观察。

    嘿!还真让他看出点门道!

    有些摊子上的东西,远远看去就感觉“气”很杂很乱,透着股新仿的浮躁;有些摊子则能感觉到一两件东西散发着温和醇厚的“老气”。

    他走到一个感觉“气”还不错的摊子前,蹲下身,假装随意看着,目光落在一件看似普通的青花小罐上。他没上手,只是集中精神去“感气”。

    一股平和温润的气息传来,中间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药香。

    他心中有了底,这才拿起罐子,一边跟摊主砍价,一边指尖微触验证。果然,这是一件晚清民国的民窑药罐,虽然不值大钱,但开门老货。他花了几十块买下来,准备拿回去练手用。

    摊主还夸他:“小哥好眼力啊!这罐子搁这儿半天没人问,你一眼就相中了!”

    陈墨白心里美滋滋,嘴上谦虚:“运气,纯属运气。”

    他现在有点明白了,《鉴古心经》的路子,不是让他变成一个人形检测仪,而是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读器者”,读懂器物背后的语言和故事。

    而这,才仅仅是第二重“辨微”之境刚刚稳固。

    遥想那第九重“神交”…陈墨白感觉任重而道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求索的路上,还得时刻提防着别被阿杰和秦远山这帮孙子打了闷棍。

    “琉璃陈”的修行之路,且长着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