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触物鉴宝,一眼千年 > 第25章 灵台清明

第25章 灵台清明

    第25章 灵台清明 (第1/3页)

    自打从那堆“废铜烂铁”里扒拉出那尊唐代鎏金铜佛,陈墨白在金三钱眼里的地位,那是“噌噌”往上涨。老家伙虽然嘴上还时不时挤兑他两句,但那眼神里透出的意味,已然从“看热闹的闲人”升级成了“可堪造就的后生”,偶尔甚至还会带着点“这小子邪门”的探究。

    陈墨白自个儿心里也美。不仅是因为捡了个大漏,更是因为那尊小佛的存在,无声地证明了他选择的道路没错,细水长流,精准控制,方能走得长远。那枚贴身戴着的药玉更是功不可没,如今已成了他不可或缺的“稳压器”,时刻抚平着他因频繁使用能力而产生的细微精神涟漪。

    日子仿佛又回到了某种平静的轨道。博古斋的生意不温不火,足够糊口。师父病情稳定后,已出院回到了博古斋。他每日里除了照料师父,看店,便是继续潜心钻研《鉴古心经》与《斫玉录》,不断锤炼那“收放自如”的感知力。他将这种控制力的练习融入到了日常的每一次触摸中,无论是给顾客拿取商品,还是整理博古斋的库存,甚至是日常喝茶的杯子、吃饭的碗筷,他都会下意识地凝聚起一丝微不可察的感知力,轻轻触碰,旋即收回。

    这种练习枯燥却有效。他感觉自己对精神力的驾驭越发纯熟,如同臂使指。感知的“分辨率”也在悄然提升。以前感知一件器物,像是隔着毛玻璃看风景,如今那层玻璃似乎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透明,能看清更多的细节。

    这天下午,店里没什么人。小泉在一旁拿着鸡毛掸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掸着灰,脑袋一点一点地打着瞌睡。陈墨白则坐在柜台后,手里摩挲着一把师父以前常用的紫砂小壶。这壶泥料不错,做工也规整,是清末民初的物件,平日里泡茶甚是好用。

    他习惯性地凝聚起一丝感知力,轻轻探入。

    原本只是想感受一下泥料的烧结温度和大概年份,这对他已是轻而易举之事。

    然而,就在感知力触及壶身内壁的刹那,一些极其细微、却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东西”,顺着那丝精神力流淌了回来。

    那不再是关于泥土、火焰、年代的冰冷信息,而是一种……情绪?

    一种专注、投入,甚至带着几分愉悦的满足感。仿佛能看到一位老匠人,在昏暗的灯下,用心地拍打着泥片,精心修整着壶嘴壶把,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手中泥土的尊重和对成品的期待。那情绪很淡,如同远山的薄雾,却真实可感。

    陈墨白猛地缩回手,像是被烫了一下,眼睛瞪得溜圆,心脏砰砰直跳。

    怎么回事?

    幻觉?还是……感知又失控了?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再次小心翼翼地探出感知力,这一次,目标明确,不是泥料,不是工艺,而是试图捕捉那残留的情绪。

    找到了!

    那微弱的、几乎要消散在时光中的愉悦和专注,依旧附着在壶身内部,那是匠人手指反复摩挲、心神灌注之地!

    他猛地站起身,动作之大把旁边打瞌睡的小泉吓了一跳。

    “墨…墨白哥,咋了?”

    “没…没事!你继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