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速之客 (第1/3页)
午后的阳光透过玄机茶馆的雕花木窗,在深色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依旧浮动着淡淡的檀香与茶香,几种不同年份的普洱、龙井、铁观音的气息交织融合,形成一种令人心安的氛围。陈玄刚送走一位就近期家宅不安前来咨询的老先生,正拿着细绒布,仔细擦拭着柜台上一只仿古青瓷茶海。
就在这时,茶馆那扇沉重的木门被“吱呀”一声推开了。
来人并非熟客。他身材高大,肩背宽阔,穿着一件再普通不过的深灰色夹克,下身是颜色略深的休闲裤,脚下是一双半旧却干净的运动鞋。打扮看似随意,但他迈步进门的动作却带着一种沉稳而精准的节奏感,目光如鹰隼般迅速而锐利地扫过茶馆内的每一个角落——桌椅的布局、稀少的几位客人、墙上的挂画、博古架上的器物,最后,定格在柜台后的陈玄身上。
这目光让陈玄擦拭茶海的动作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他放下茶海,脸上挂起茶馆老板惯有的、温和而略显疏离的微笑:“您好,一位吗?请随便坐。”
来人却没有就坐,而是径直走到柜台前。离得近了,陈玄更能感受到对方身上那种与茶馆宁静氛围格格不入的紧绷气息,像一张拉满的弓。
“请问是陈玄,陈先生吗?”男人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干脆。
“是我。请问您是……”陈玄保持着微笑,心中那丝微妙的警惕感却悄然升起。
男人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从夹克内袋里取出一个深黑色的证件夹,在陈玄面前打开。证件上,警徽庄严,旁边的照片正是眼前之人,眉宇间更显冷峻,下方的职务信息清晰明了——滨海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张九黎。
“市公安局的,姓张。”男人言简意赅地介绍,随即收起了证件,“有点事情,想跟陈先生聊聊。”
陈玄的心微微往下一沉。警察,而且是刑警队长
。他自问开店以来谨小慎微,从未与这类人物打过交道。家族往事更是深埋心底,不容触碰。他面上不动声色,侧身示意:“原来是张队长,请这边坐吧。”
他将张九黎引到窗边一张较为僻静的茶桌旁,这是为了方便谈话,也是为了避免引起其他客人的注意。两人落座后,陈玄熟练地烫杯、取茶、冲泡,将一盏清亮的茶汤推到张九黎面前。
“张队长找我一个开茶馆的,不知道有什么事?”陈玄语气平和,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张九黎没有去碰那杯茶,他的双手交叠放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这是一个略带压迫感的姿态。他直视着陈玄的眼睛,开门见山:“陈先生,我就不绕圈子了。近期我们遇到一桩案子,死者是名年轻女性,现场初步勘查结论是自杀。”
他略微停顿,似乎在观察陈玄的反应。陈玄只是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波澜。
“但是,”张九黎话锋一转,眉头微蹙,“现场有一些细节……让人感觉‘奇怪’。不符合一般的自杀逻辑,也排除了他杀的可能。队里的老刑警私下嘀咕,说那现场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别扭’和‘邪性’。”
听到“邪性”二字,陈玄端着茶壶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如常,继续为自己斟茶。
张九黎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微的反应,但他没有点破,继续说了下去:“我听说,在这一片老城区,陈先生的茶馆有些名气,您本人对老传统、民俗之类的东西也颇有研究,看事情的角度可能和我们不太一样。”
他身体更前倾了一些,声音压低了些,却更具穿透力:“所以,我想以私人身份,邀请陈先生作为‘民俗顾问’,换个视角去看看那个现场,或许能提供一些我们忽略的思路。当然,这完全是非正式的,也不会对外公开。”
茶馆内一时间只剩下茶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