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疑窦丛生 (第1/3页)
送走那位笑容公式化、言语间却暗藏机锋的风水协会副会长赵启明后,玄机茶馆内恢复了一贯的宁静。然而,这份宁静却与往日截然不同,空气中仿佛悬浮着无数细微的、冰冷的颗粒,沉甸甸地压下来,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滞涩感。
陈玄没有立刻去收拾茶具。他独自站在窗边,望着窗外老街渐渐熙攘起来的午后街景,赵启明那辆黑色的轿车早已汇入车流消失不见,但那人留下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却如同无形的刻刀,在他脑海中反复勾勒,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令人不安。
“维护行业声誉”、“内部消化”、“避免外界误解”、“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这些冠冕堂皇的言辞,包裹着的核心意图再明确不过——让他闭嘴,停止深入调查,并将事件的控制权交给协会。
真的是为了行业声誉吗?陈玄缓缓踱步回到茶桌旁,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冷的桌面。宏宇大厦和星辉大厦发生的,是三条人命和一次险些成功的自杀,现场那精心布置的镜阵、病房床头柜下诡异的南洋符号、以及直接作用于受害者心神骨骼的邪术力量,无一不指向极其恶毒且专业的犯罪。这绝非寻常的“风水纠纷”,更不是一句轻飘飘的“不规范操作”或“极端个案”所能概括。
协会的反应速度太快了。张九黎那边的调查刚有突破性进展,锁定了“光影设计”和老刘,发现了南洋符号,这位赵副会长就仿佛嗅到风声的猎犬般,精准地找上了自己这个“民俗顾问”。
他们是如何得知自己参与其中的?是警方内部有人透露?还是协会本身就在密切关注着这几起案子,甚至……本身就与案子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赵启明言语间对“镜阵”和“南洋符号”只字未提,却精准地把握了案件“涉及风水布局”的核心,这种知情却刻意回避关键细节的态度,本身就充满了欲盖弥彰的意味。
陈玄的心渐渐沉了下去。他最初接手协助张九黎时,虽知事情棘手,却未曾想会牵扯出如此深不见底的漩涡。此刻,协会的突然介入,非但没有带来丝毫解惑的曙光,反而像一块沉重的黑布,蒙在了本就迷雾重重的棋盘之上,让整个局势变得更加复杂难测。
他转身上楼,回到二楼的书房。从锁着的樟木箱底层,再次取出了那本深蓝色土布包裹的《相灵秘卷》残卷。这一次,他没有直接翻阅,而是将其郑重地放在书桌中央,仿佛一种无声的仪式。
随后,他取出一本空白的硬壳笔记本和一支绘图铅笔,又走到墙边,拉开一块蒙着灰绒布的移动白板——这是他平日里推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