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旧机床焕新生新子弹惊四座 (第1/3页)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吉普车的刹车声。
一个穿着军大衣的中年人走进来,肩章上的星徽在夕阳下闪着光。
他看了眼运转的机器,又看看陈致远,最后目光落在加工好的枪管上。
“谁是负责人?”
军代表的声音不高,却让整个车间安静下来。
陈致远站起身。“我是新来的技术主任。”
军代表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
“部里接到报告,说你们擅自改造重要设备。”
他环视车间,“现在看来,倒是改出了点名堂。”
周大山急忙解释:“首长,陈专家是为了...”
军代表抬手打断他,拿起一根刚加工好的枪管对着光查看。
“拉线均匀,阳线清晰。”
“比沈阳厂的产品如何?”
“公差控制在0.05毫米内。”陈致远说,“用的是我们自己改进的刀具。”
军代表点点头,突然问道:“听说你放弃了去莫斯科的机会?”
陈致远没有回答。
车间里只剩下机器运转的嗡嗡声。
“好好干。”
军代表突然拍拍他的肩膀,转身时低声说。
“有人让我带句话,别忘了你说过的‘争气弹’。”
吉普车的声音远去后,工人们围了上来。
周大山第一个握住陈致远的手。
“陈专家,俺们有眼不识泰山!您说怎么干,俺们都听您的!”
陈致远望着窗外,远处的奉天城已经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
“明天开始,我们造自己的步枪。”
次日,厂部办公室的黑板电话响了。
李振华部长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在整个办公室回荡:“兹任命陈致远同志为红星兵工厂技术副主任,全权负责生产技术革新。告诉他,我要的不是样品,是能装备部队的合格产品!”
“陈主任,昨天可把俺吓出一身汗。”
他抹了把额头,“军需处的人最不好应付,去年就为合格率的事差点把咱厂查封了。”
话音未落,厂办秘书举着封信慌慌张张跑来:“陈主任!军工局急件!”
牛皮纸信封上盖着“紧急”红戳。
陈致远拆开一看,眉头渐渐锁紧。
“说的啥?”周大山紧张地问。
“三个月内,65步枪弹合格率达不到80%,立即停产整顿。”
陈致远把通知递给老技师,“检测处说上个月送检的批次合格率只有52%。”
车间里顿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