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嘉奖 (第3/3页)
,红星厂彻底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
考察团带来的风波仿佛从未发生过,所有人都被一股前所未有的干劲所驱动。
陈致远几乎是以办公室和车间为家,他不仅优化了炮管的热处理工艺,还根据系统提供的基础原理,开始着手设计与之配套的、结构更简单的炮闩和击发机构。
半个月后,上级的嘉奖令终于下来了。
一纸通报,红星厂因“在艰苦条件下独立自主,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为国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被全军通报表扬。厂长陈致远记特等功一次,赵刚记一等功,周大山、林梅等技术骨干也分别获得嘉奖。
消息传来,整个厂区都沸腾了。
红星厂,这个曾经偏远落后、连工资都快发不出的小厂,一夜之间成了全国军工系统的明星。
工人们走在路上,腰杆都挺得笔直,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自豪。
赵刚拿着嘉奖令,也是笑得合不拢嘴。
陈致远立下如此不世之功,他这个直接领导与有荣焉。
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上级对红星厂的技术突破给予了最高肯定,后续的资源和支持必然会源源不断。
然而,就在他准备召集全厂开庆祝大会时,一份来自总部的电报,却让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电报内容很简单:为表彰红星厂的突出贡献,上级将派专员前来视察并颁发奖章。
问题出在落款和专员的名字上。
“妈的!”
赵刚一拳砸在桌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怎么是他?”
陈致远正在审查新一批炮管的探伤报告,听到动静,抬头问道:“部长,谁要来?”
“总装备部,督察局副局长,罗毅。”
赵刚的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
“督察局?”
陈致远对这个机构有些陌生。
“来者不善啊。”
赵刚烦躁地在办公室里踱步,“致远,你不知道。要是来的是作战部或者后勤部的领导,那是真心来给你发奖章的。可督察局的人他们是干什么的?是专门挑刺、找茬、查问题的!”
“这下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了,你要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