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下笛声 (第2/3页)
滨,就一把拉住他的双手,眼泪“唰”地下来了,像断了线的珠子,哽咽道:“二弟!十年了!你音信全无,跟失踪了似的!若不是这次浩儿大婚,托人四处打听你的消息,你是不是永远不回这个家了?大哥知道你在忙反燕的大事,可再忙也得给家里捎个信啊,我和你嫂子天天担心你,怕你出什么事,夜里都睡不好觉。”
突然,他瞥见坐在一旁的小苏,才发觉自己失态,赶紧用袖子擦了擦眼泪,袖子都湿了一大片,尴尬地笑道:“这位朋友是?看着面生得很,是二弟你在外面认识的江湖同道吗?”
罗滨赶紧介绍,语气里满是自豪:“这位是苏震苏少侠,是我在途中结识的朋友,身手高强,还是青城派门下,和浩儿师出同门,算起来是浩儿的师兄。对了,浩儿呢?快叫他出来,让他们师兄弟见见,也好切磋切磋武功。”
罗滨大哥(罗家长子罗海)叹了口气,摇着头说:“休要提这小畜生!气死我了!去年年末,我见他年满十八,该成家立业了,就给他说了门亲事,是城中王老爷家的千金王婉儿。那王小姐可是江阳有名的大家闺秀,书香门第,品貌出众,还会女工,绣的鸳鸯跟活的似的,多少人想求都求不来!我选好了良辰吉日,就定在大后天,谁知这小子竟看不上人家,说什么‘想闯荡江湖,不想被婚姻束缚’,逃婚跑了!幸好离得不远,前几日在纳溪县找到了,他还想接着跑,被我派人看得严严实实,接回家后,我和他母亲苦劝了好几天,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他才勉强回心转意,同意成婚。”
罗滨忍不住笑了,拍了拍罗海的肩膀:“难道是王小姐样貌粗陋,浩儿才不乐意?要是长得不好看,逃婚也情有可原。”
“哪能啊!”罗海急了,声音都提高了,“王小姐我见过,柳叶眉,杏核眼,皮肤白得像雪,一笑还有两个小酒窝,比画里的仙女还好看!我也不知道这小子怎么想的,放着这么好的姑娘不要,非要逃婚,真是猪油蒙了心!”
正说着,一名少年从厅外走了进来,脚步轻快得像阵风。小苏抬眼一看,顿时愣住了——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一个多月前在酒楼吟诗嘲讽刘铁嘴,被老道士打了一巴掌的那个“刺头”!他心里恍然大悟:“原来罗浩就是他!世界真小,这都能遇上!难怪觉得眼熟,当时还觉得他挺有骨气,没想到是个逃婚的主儿。”
罗浩进了厅,见了罗滨,赶紧行跪拜大礼,动作标准得很:“侄儿罗浩,拜见二叔!二叔一路辛苦,路途遥远,您受累了!”
罗滨连忙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肩膀,力气不小:“起来吧!几年不见,你都长这么高了,比二叔还高半头,都快认不出来了。”
罗浩起身,目光落在小苏身上,眼神里带着点好奇,抱拳躬身,语气客气:“小可罗浩,不知这位兄台如何称呼?看着面生,是二叔您的朋友吗?”
“在下苏震。”小苏连忙回礼,心里还在想“要不要提酒楼的事?提了会不会尴尬?”最后还是决定先不说,免得刚见面就闹不愉快。
罗滨哈哈大笑,拍着两人的肩膀,笑得胡子都翘了:“你们师兄弟还这么生分?都是青城派的,以后要多亲近亲近,互相学习,浩儿你要多向苏少侠请教,他的武功可比你厉害多了。”
罗浩微微一惊,看着小苏,眼神里满是疑惑:“不知师兄拜在哪位先辈门下?是掌门师伯,还是其他师叔?”
小苏不好隐瞒,如实答道:“家师名讳魏离,隐居在丹山玉皇观,平日不怎么下山。”
“原来是魏离师伯门下!”罗浩眼睛一亮,连忙改口,语气更恭敬了,“那您就是我师兄了!按辈分,您比我高半辈呢!”说话间,他的目光落在小苏腰间的照胆剑上,眼神里满是讶异,像发现了宝贝:“我依稀记得,十年前曾见师伯将此剑佩在腰间,视若珍宝,连碰都不让人碰,说这剑是他的命根子,今日竟将此剑赠予师兄,可见师兄是师伯的得意门生。不知师伯他老人家现在在哪座名山隐居?近来身体可好?还像以前那样爱喝酒吗?”
小苏连忙摆手,谦虚道:“我拜入师门较晚,才八年,论入门时间,你比我早两年,你才是师兄。”随后,他把魏离在丹山隐居、身体安好的事说了,还故意提了提铁砺和方宪,说他们“一个爱练拳,经常摔进菜窖;一个爱读书,连走路都捧着书,差点撞树上”,听得罗浩直笑,眼泪都快出来了,说“这两位师兄倒有趣,有空真想见见”。
罗滨兄弟见两人聊得投机,像认识多年的好友,也不打扰,罗海笑着说:“你们师兄弟好好叙叙,偏厅已备下饭菜,我去让厨房再加两个菜,都是江阳的特色,让苏少侠尝尝鲜。”说完就和罗滨一起转身离开了,留下两人在厅里聊天。
两人聊起师门趣事,越聊越投缘——小苏说铁砺练拳摔进菜窖,爬出来时满身是泥,还嘴硬说“是在练‘泥地拳’”;罗浩说自己小时候偷喝掌门的酒,被发现后罚抄《道德经》一百遍,抄得手都酸了,还把“道可道,非常道”抄成了“酒可酒,非常酒”,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连逃婚的事都忘了提。
用完晚膳罗浩对家里招呼一声:“我领师兄去城中逛逛,看看江阳的夜景,去去就回!”不等家人答应,就拉着小苏出门了,动作快得像怕被拉住。小苏哭笑不得,心里想:“这罗浩,倒和铁砺一样,都是急性子,风风火火的,一点都不稳重。”
两人在城区转了许久,从热闹的街道转到僻静的城郊。街道上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