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第2/3页)
三之后,终于决定下来了!”
说着,朱元璋就要对着身边的太监挥手。
而下面的那些大臣们,武将这边,大多数的人倒是高兴起来了,朱允熥的身份,他们怎么可能不清楚?
天生就是站在他们武将这边的,以后自己的荣华富贵岂不是可以保住了?
不是文臣一样的朱允炆,他们喜欢的很。
但是文臣这边,就是一个如丧考妣的了,甚至不少人对着刘三吾就怒目而视,
怎么搞的?
之前不是说了吗?陛下喊他过去,问的就是储君的人选。
而且看陛下的这个样子,还是按照以前立嫡立长的规矩来。
怎么现在却是朱允熥出现了?
这个家伙是什么身份,难道你不知道吗?
就算是立嫡立长,也应该是朱允炆,现在怎么立了这位了?
而且他的名声怎么样,谁不清楚?
可没说和文官这边有多亲近,反而和武将那边的关系更亲近。
他们好不容易要等到一个太子了,结果太子薨逝,现在朱允炆有了希望,甚至比太子还好。
可是现在是什么鬼?直接变成朱允熥了?
这个心情七上八下的,让人受不了。
而且看这个模样,知道朱元璋要做什么了,直接宣读圣旨,
一旦真的宣读了,那就来不及了,圣旨岂是那么容易反驳的?
现在可不是什么明朝中后期,一些给事中,或者是内阁的人,都敢不遵守皇帝的旨意,将旨意封驳了。
先封,然后驳回!
现在的他们,可没有这个胆子,以前不是没有这样的人。
在朱元璋下旨分封诸王了之后,有头铁的御史跑了出来,最后的结果如何?
被朱元璋命令锦衣卫的人给活活摔死了。
现在圣旨还没下,应该还有些机会。
这些人怕死是真的怕死,但是骨气却还真的存在。
甚至哪怕是到了明末,虽然也出现了头皮痒,水太凉的汉奸,但以身殉国的文人士子也不在少数。
更别说是现在大明初期的时候了,有骨气的人也存在一些。
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有私货的家伙,只不过这些人没有出头,
反而是刘三吾他们这些人,私心也确实有,但自己的坚持更大。
猛地就跪在了地上,
“皇上!”
“嗯?”朱元璋看着下面的刘三吾,脸上露出了笑容,也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