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仁心之困 (第3/3页)
囤积着粮食,却看着他们挨饿…这难道就是‘秩序’吗?如此冰冷的秩序…”
“秩序本身并无温度。”云芷的声音依旧平淡,“秩序的意义在于提供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从而在整体上提升生存概率。感性怜悯,若脱离理性计算,往往成为混乱和更大灾难的序曲。此刻维持定量模型的稳定运行,便是最大的善。”
“那难道就没有一点变通吗?”苏源做着最后的挣扎,“比如…比如只给那些实在虚弱的人稍微多一点…”
“规则一旦开口,便再无权威。”云芷打断他,“今日您因怜悯老人孩子而破例,明日便会有人伪装虚弱;后日便会有人以孩子多为由要求特殊照顾;大后日,壮劳力便会觉得不公,为何自己辛苦劳作所得与不劳而获者相同?攀比、抱怨、欺诈会迅速滋生,最终冲垮整个分配体系,引发我们最初极力避免的暴动和混乱。”
“模型的效率,建立在绝对严格执行的基础之上。任何出于个体情感的偏差,都是对系统整体性的破坏。望苏东家明察。”
云芷说完,不再看苏源挣扎痛苦的脸色,重新拿起炭笔,继续她的记录工作,仿佛刚才只是一次寻常的数据校验。
苏源呆呆地站在原地,耳边回响着云芷冰冷的话语,眼前交替浮现着老妇人绝望的眼神和那残酷的数字模型。理性告诉他云芷是对的,但情感上却难以接受这种近乎冷酷的“正确”。
仁心与秩序,理想与现实,在此刻发生了尖锐的、无法调和的碰撞。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他所追求的“仁政”,在绝对冰冷的现实和资源约束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而云芷所践行的那套基于绝对理性的“秩序”,虽然有效,却又是如此的…不近人情。
最终,他什么也没再说,只是失魂落魄地、慢慢地转过身,步履沉重地离开了后院。
他无法反驳云芷,但也无法完全说服自己接受。
望着苏源离去的背影,云芷的目光没有丝毫波动。
在她眼中,这只是一次必要的理念澄清,一次对系统干扰项的排除。
苏源的痛苦,是算法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正常噪音。
无需处理,自行消化即可。
她的注意力,早已重新回到了那些关乎生存概率的数字和模型之上。
无情,是她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