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 第49章 贪墨之王何慎

第49章 贪墨之王何慎

    第49章 贪墨之王何慎 (第1/3页)

    官驿二楼,灯火只点一盏。

    八名玄策卫风哨密探依次掀帘而入,俱是一身粗布短打的百姓打扮。

    “报!”

    第一人单膝点地,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金石裂冰的锋利:

    “颍川河工,原预算十二万两,实耗不足五万,其余尽入‘和丰银庄’。”

    第二人接道:

    “两淮盐课,每岁羡余三十万引,折银约四十万两。盐引批条皆由何府门生签发。”

    第三人呈上一叠账册影抄:

    “西北军饷,去年冬拨九十万两,前线实收仅六十万。差额三十万,经三路转运,最后都流到‘慎记车马行’。”

    把人一次述职完毕,负手立在一旁。

    沈砚冷笑,这一切的线索全都指向当朝首辅何慎!

    银庄幕后东主,正是首辅何慎的岳丈家,车马行的掌柜,是首辅远房侄儿,他们的账目,层层过手,关键人物名下却无半点田契房契,银货出手即空,即便是底下人出事,却滴水不沾何慎本人。

    账页翻动,墨迹间像一张无形的蛛网,把大宁朝的财赋、兵饷、河工、盐利统统黏在网心。

    何慎其人——

    面白,微须,终年着一袭半旧青衫,袖口洗得发白,看似寒素。

    却无人知晓,他府库地窖金砖垒墙,每砖十斤,一排排码到天顶。

    西域血玉做镇纸,案头常年只摆《大学》一部,以示清廉,但他的贪墨之术,无人能比。

    每笔银两都经三转五折,最终化作“公账耗羡”、“工程火耗”、“军行脚费”,名目堂皇,滴水不漏。

    手下贪赃的小官如落叶,抓一批,杀一批,却永远扫不到何慎这个大树干。

    此次代天巡灾,沈砚其实还肩负着探查何慎贪墨的罪证。

    沈砚,看完账册,抬手示意密探继续汇报。

    风哨的密探首领声音压得更低:“何慎门生故吏遍布九边,掌兵者三镇,控漕者两河。如今他一句话,可令边军缓发一月粮,他一个眼色,可让漕船滞航三日,圣上欲动,却投鼠忌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