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蓝鸮之恋 > 第17章 吕氏春秋

第17章 吕氏春秋

    第17章 吕氏春秋 (第1/3页)

    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世事变幻无常,难以预料。在这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应该毫无保留地展现真实的自我,这才是对生活最大的尊重。

    回想起墨莲,她苦苦等待了整整二十二个春秋,终于盼来了与李丙辰的洞房花烛夜。这份坚韧和执着令人动容,或许正是这份深情,促成李丙辰决计放下对风儿的单恋执念。而今,靳品侠也决心为自己勇敢一次。

    靳品侠对李雨宸一见钟情,虽然她是一位单亲妈妈,但这并不影响她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渴望。她想要向李雨宸表白,哪怕最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而遭到拒绝,她也愿意去尝试。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真正地为自己而活,不留遗憾。

    人生就像一场冒险,充满了未知和挑战。有时候,我们需要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我们努力过、争取过,这就足够了。

    在幽静的山谷之中,百鸟鸣啭,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在山谷中回荡,给这片宁静的地方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此时,太阳渐渐升起,柔和的阳光洒在不远处的山尖上,将山峰染成了一片橙红色。那霞光如同一层薄纱,轻轻地覆盖在山尖上,使得整个山峰都显得格外神秘而美丽。

    当靳品侠携晨阳和清风坚定地走向正在闻鸡舞剑的李雨宸,并毫不犹豫地表明心迹时,李雨宸的内心瞬间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一直苦恼着该如何向这位善良、温柔且甜美的女子倾诉自己的衷肠,他实在太害怕被她拒绝了,却万万没有想到,两人竟然如此情投意合。这突如其来的惊喜让他兴奋得几乎无法自持,他毫不犹豫地亲吻了上去。

    在那激情澎湃的缠绵中,时间仿佛都停止了流淌。然而,当一切渐渐平息下来,靳品侠的理智开始回笼。在自己的身躯尚还硬朗之前,她深吸一口气,趁着神志尚且清晰,鼓起勇气道出了自己的忧虑:“姐年长你六岁,曾经有过一段婚姻,还有一个六岁的稚子,你会不会因此而有所介怀呢?”

    李雨宸静静地聆听着,他的目光始终落在靳品侠的身上,眼中流露出的只有深情和温柔。待靳品侠说完,他微微一笑,然后用一种充满磁性的嗓音唱起了一首歌:“野有蓬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他的歌声如同天籁一般,婉转悠扬,仿佛在诉说着他对靳品侠的深情厚意。靳品侠听着这歌声,心中的忧虑渐渐消散。她明白,李雨宸并不在意她的过去,他所钟情的,是她这个人本身。看来,在墨家村做的那个美梦,是真的,靳品侠嘴角一扬,笑了。

    过往的种种,就让它们像风一样飘散吧。李雨宸期待着能与靳品侠携手走过未来的每一天,共同营造一个美满幸福的生活。

    幸福往往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令人始料未及。而此次的幸福,恰似一场不期而至的甘霖,润泽着靳品侠那颗久被尘封的心田。当她忍不住将这一喜事告知不期而遇的帝贺时,帝贺亦为此深感欣慰,并给她放了一天假,让她好好去谈情说爱。

    不仅如此,喜事还接踵而至,七日之后,墨巫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吕家村人的主要族群,竟然正是当年的姜家人,而他们正是齐家古国末代王子姜不韦的后裔!

    这个惊人的发现,仿佛揭开了一段被尘封的历史,让大家对吕家村的起源和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更让人惊喜的是,现任族长吕海洲竟然答应献上他们家族守护千年的那颗传说中的“离人泪”蓝晶。

    然而,这一切的顺利皆非偶然。在此地,墨巫竟意外邂逅了帝贺的十七师兄吕洞宾,观其在吕家村的地位,似颇高。正因其引见,方使他们得以如此顺遂地拜见吕海洲族长,并达成此重要协议。

    吕洞宾的出现,无疑是这场喜事中的又一亮点。他的身份和地位,无疑为整个事件增添了更多的可信度和权威性。而他与墨巫等人的相遇,也似乎预示着这段旅程将会充满更多的惊喜和奇迹。

    “莫非十七师兄亦是吕家村人?”帝贺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个念头如同闪电一般在他脑海中划过。他不禁开始回忆起与十七师兄相处的点点滴滴,试图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来证实自己的猜测。

    十七师兄平日里总是给人一种天外飞仙般神秘莫测的感觉,他的言行举止都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在青城山的时候,小刘贺曾多次试图打听十七师兄的身世背景,但都未能如愿。如今,这个突如其来的疑问让帝贺对十七师兄的身份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帝贺越想越觉得这个可能性非常之大,因为按照常理来说,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的道士,那么他完全没有必要来到横断山脉哀牢山这样一个如此偏远、僻静的地方。毕竟,这样的地方通常人口稀少,交通不便,对于宣扬道法来说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场所。

    墨巫还带回来“别墨九子”(“别墨”,即为墨家村人之外的墨者):禽滑厘、高石子、公尚过、耕柱子、魏越、曹公子、胜绰、随巢子、胡非子。别墨九子,正是墨者中的佼佼者。

    别墨九子希望加入“蓝鸮幽灵”,致力于情报分析与工兵事务,以保国安邦、除暴安良、助帝贺成就大同社会之理想,践行新夏朝三项基本国策。其志唯愿擒拿申公豹以为投名状,将《墨经》纳入君平书院教学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