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元谋人与梁龙 (第3/3页)
的部众,将与黄雅婷长相极为相似、年纪相仿、同为百濮人的生农卓玛带入官驿,并让她成功地取代了黄雅婷的位置。
更让人惊叹的是,生农卓玛不仅被赵萍成功拉拢,还成为了她的直属下线,并且获得了一个代号——“蜉蝣”。如此一来,赵萍便如鱼得水,巧妙地将这颗暗碟再次安插进了霍家内部,犹如天衣无缝一般,恰好弥补了暗棋“雏菊”随霍成君入宫后,打探霍家内部情报的空缺。
这一系列的操作,让帝贺不禁感叹不已。就在前几天,戴惊鸿刚刚因为感触“蜉蝣”而伤情。然而,赵萍却仿佛拥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转眼间就为他送上了这颗“蜉蝣”暗碟,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难道说,赵萍真的能够掐指一算,洞悉一切吗?
毋波告诉帝贺,他已经将一千名工匠和一千名民工都安排好了,墨巫也会很快带人前来抚仙湖。帝贺表示感谢,并就建设哀牢山根据地的计划征求毋波国王的意见,毋波表示支持,并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当话题转到黑井古镇时,毋波表示他曾听先人说起过这个地方。据他们所言,黑井古镇的古井与龙宫相通,而黑井龙盐实际上是来自深海龙宫的盐。
这实在是太神奇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黑井古镇的人们是否真的与海底龙族有关呢?或者说,那些迁徙到抚仙湖对岸的哀牢山的海底龙族,是否就是从黑井古镇的那七十二口古井上岸的呢?
这个想法让人不禁心生好奇,黑井古镇的古井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它们真的通向龙宫吗?而黑井龙盐又为何会具有如此独特的来源呢?这些问题都让人对黑井古镇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探索的欲望。
另外,元谋人究竟如何?他们与海底龙族是否存在关联?
待送别句町国王毋波、王后黄莹夫妇之后,满脸凝重的帝贺缓缓步出房间,下意识地抬头望向碧云山上的莲花峰,刹那间,他的目光被空中一个若隐若现的物体所吸引。
定睛观瞧,那竟是一座近乎一人高的大铁钟!此钟通体漆黑,恰似墨玉,在逐渐黯淡的天光映照下,透出一股神秘莫测的气息。
帝贺圆睁双眼,凝神审视着这座大铁钟。
随着天色渐暗,大铁钟上的铸文开始逐渐浮现,一个个清晰可辨,仿若被某种神秘力量所激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些铸文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个大铁钟的钟身,看上去古朴厚重,似乎承载着无尽的沧桑和往事。
但不久,大铁钟的铭文在渐浓的幽暗之中徐徐隐去,宛如夜空中的流星转瞬即逝,短暂而璀璨。
帝贺不禁心生慨叹,大铁钟仿佛在向他传递着某种讯息,但他却难以洞悉其中的深意。
“我佛慈悲,此乃何种启示?”帝贺低声呢喃,心中的疑团愈发浓重。
这大铁钟缘何会现身于此?它与海底龙族究竟有何关联呢?莫非,这抚仙湖底的妖龙并非真正的妖龙,而是另有隐情?
帝贺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揣测和疑问,他开始重新思索起这湖底的龙与元谋人之间的关联。
难道这一切皆是命中注定?这湖底的龙和元谋人之间隐匿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纠葛呢?
还有,梁龙与这湖底的龙又有何关联?莫非梁龙的前世就是这湖底的龙?
种种谜团在帝贺心头盘旋,使他感到一阵迷惘。
就在帝贺满心疑惑之时,戴惊鸿轻盈地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夫君,在想什么如此入神?”
帝贺凝视着那大铁钟,沉凝地向她道出心中的疑惑。
戴惊鸿眼神沉稳,略作思考后说道:“夫君,兴许这大铁钟和元谋人、海底龙族的关联,便隐匿在那玉佩的奥秘之中。我们只需静待墨痴的研究成果,或许一切谜团都将水落石出。”
帝贺闻罢,微微颔首,心中稍感宽慰。
戴惊鸿继而言道:“夫君,莫非这是佛祖指示我们在莲花峰上铸就一口大铁钟,并将您在暗影中所见的经文镌刻其上?”
这时,诸葛亮匆匆赶来,手中拿着一份刚得到的情报。“王上,元谋那边有新情况。李寻欢等人在当地发现了一些神秘的符号,与断肠崖玉佩上的刻符似有相似之处。”
帝贺闻言,精神一振,看来离揭开真相又近了一步。他决定加快让宗政明月赶来的进程,同时密切关注墨痴对玉佩的破译,期待着能早日解开这元谋人、海底龙族以及梁龙背后的重重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