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窃语心猎手 > 第9章:于无声处听惊雷

第9章:于无声处听惊雷

    第9章:于无声处听惊雷 (第1/3页)

    冷汗顺着脊椎滑落,冰凉的触感让陈曜猛地一颤,从那种几乎要将他吞噬的惊骇中短暂挣脱出来。地板的冰冷透过薄薄的衣料渗入肌肤,反而带来一丝残酷的清醒。

    他不能就这样瘫在这里。

    “收藏家”的窥视,哪怕只是一闪而逝的感应,也如同在黑暗中突然亮起的狙击镜反光,意味着他可能已经从隐藏的猎手,变成了被标记的猎物。而林菲,尽管暂时被瞒过,但她那双锐利的眼睛和固执的思维绝不会轻易放弃怀疑。

    他必须动起来。在真正的网收拢之前。

    陈曜挣扎着爬起身,大脑依旧抽痛,但一种更强烈的危机感压倒了生理上的极度不适。他走到窗边,小心翼翼地拨开百叶窗的一条缝隙,向外窥视。

    楼下街道空旷,雨水已经变得淅淅沥沥,在坑洼的路面上积聚起片片水洼,倒映着昏黄的路灯光晕。没有林菲的身影,也没有任何看起来可疑的车辆或行人。

    但这并不能让他安心。他知道,监视可以有很多种形式。

    他的目光落在桌角的手机上。重新装上电池,开机。屏幕亮起,没有未接来电,但几条新的新闻推送跳了出来。

    一条是关于西区药物过量男子已被送往医院抢救的后续报道,提及警方仍在调查其身份和事件具体原因,语气依旧谨慎。

    另一条……让他的呼吸微微一窒。

    《雾城晚报资深记者苏婉清独家:失踪案背后,消失的“宁静者”?

    苏婉清?

    这个名字像一根细针,刺入他混乱的记忆。原著中的女主角,善良聪慧的白月光。但他捕捉到的那一丝不符合人设的冰冷计算……

    他立刻点开链接。

    报道的文笔细腻而富有感染力,并未直接提及警方重新调查的案子,而是从一个巧妙的角度切入:近年来雾城一些社区中,那些被称为“宁静者”的人——他们通常性格温和、与世无争、是社区的精神锚点——却陆续出现了一些悄无声息的失踪或意外。报道列举了几个看似不相关的案例,笔触充满人文关怀,却 subtly 引导读者思考这些事件之间是否存在某种隐蔽的联系。

    陈曜的眉头紧紧皱起。

    “宁静者”?这个词触动了他的神经。他回想起自己穿行城市时,偶尔能感知到的那种极其稀少、能让他脑海中噪音暂时减轻的“静默”思维。难道苏婉清指的是这类人?

    她是在真正关心这个群体,还是……另有所图?这篇报道出现的时机太过巧合,正好在警方重新关注失踪案,并且他刚刚遭遇“收藏家”窥视之后。

    是试探?还是某种宣告?

    他关闭网页,心脏沉甸甸的。局势正在以他无法完全掌控的速度变得复杂。

    就在这时,脑海中那无所不在的噪音背景里,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同于城市寻常思维的波动,再次被他捕捉到。

    这一次,不再是“收藏家”的冰冷,也不是苏婉清可能存在的算计。它是一种……纯粹的、深切的哀伤。如同暗夜里无声流淌的河水,沉静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这哀伤并不尖锐,却异常持久,并且带着一种奇特的“静默”特质,让周围纷乱的思维噪音都似乎被它抚平了些许。

    又一个“宁静者”?而且正处于巨大的悲伤之中?

    这感觉的来源……似乎并不遥远。就在这片街区,可能就在隔壁那栋旧的居民楼里。

    陈曜的心被触动了一下。他想起了那个濒死的男人对“玲玲”的呼唤,想起了仓库里那些绝望的残留印记。这些普通的、承受着生活重压甚至悄然消失的人们……

    一种冲动在他心中萌生。他需要信息,需要了解这座城市阴影下正在发生什么,需要找到任何可能对抗“收藏家”的线索。而这个沉浸在悲伤中的“宁静者”,或许能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获取信息的窗口?至少,靠近对方能让他混乱的思维获得片刻的喘息。

    他看了一眼窗外沉寂的夜色,做出了决定。

    他需要再次出门。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