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加密轨迹与无声交锋 (第1/3页)
市局技术科的灯光冰冷而刺眼,与窗外沉沉的夜幕形成鲜明对比。林菲独自一人坐在隔离工作台前,屏幕上闪烁着复杂的解码软件界面。那枚从苏婉清外套里找到的微型存储卡,正安静地连接在读取器上。
她没有将卡片交给技术科同事。指挥官临死前那充满恐惧的警告言犹在耳——“污染”、“不能接触”。这警告或许不仅针对那个裂孔,也可能针对与之相关的一切,包括这枚来路不明的卡片。她不能冒险让他人卷入更深的危险。
卡片的物理防护很快被解除,但内容却如同坚固的堡垒。多重加密算法交织,绝非普通人所能设置。林菲调动了自己所有的权限和知识,甚至动用了一些非正规的破解工具,进度依然缓慢得令人焦灼。
屏幕上不断滚过一行行失败的尝试日志。汗水从她的额角滑落。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对地下工厂现场的初步勘察报告已经开始汇总,结果令人震惊且困惑。死者身份无法核实,装备没有任何标识,数据库里找不到匹配记录。那个裂孔周围的能量污染读数持续升高,专家组初步判断其性质未知且极具侵蚀性,已建议扩大封锁范围。整个事件正朝着无法理解、无法公开的方向滑去。
压力如同巨石压在林菲心头。
就在这时,解码软件发出一声轻微的成功提示音!
最后一道防火墙被突破了!
林菲精神一振,立刻坐直身体,握紧了鼠标。
存储卡的空间不大,里面只存放着几个文件。没有视频,没有日记,只有一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片段、几张模糊的扫描图,以及一个加密的日志文件。
她首先点开那些数据片段。大部分是晦涩的能量读数波形图、分子结构分析片段,还有一些标注着“静默场衰减系数”、“无序共鸣阈值”等难以理解的术语。其中一份碎片化的文档提到了“基石项目 - 相位三:频率锚定与维度稳定”,但关键部分都被刻意涂抹掉了。
那些模糊的扫描图似乎是某种古老仪器的设计草图残页,材质非金非石,结构精妙而古怪,与中继站那个平台的风格有几分相似。其中一页的角落,有一个潦草的手写注释:【钥匙孔≠入口,共鸣需引导,否则……】后面的字迹被一大团墨渍污染,无法辨认。
引导?林菲想起陈曜最后那狂暴的、几乎自我毁灭般的共鸣方式,心脏猛地一缩。
最重要的,是那个加密的日志文件。它甚至需要单独的口令。
口令是什么?
林菲的目光再次落到旁边另一个屏幕上暂停的视频画面——指挥官那只抬起的手,以及那三声几乎微不可闻的敲击。
哒。哒。哒。
3。
她尝试输入数字“3”。错误。 尝试输入字母“S”。错误。 尝试摩斯密码“...”(三个点,代表S或3)。错误。
她皱眉思索。指挥官知道执法记录仪在拍摄,他特意用这种隐蔽的方式,绝不会是一个简单到轻易能猜出的密码。这一定是对他或者对当前局势有特殊意义的代码。
特殊意义……“容器”被带走了……“门”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