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画脉 (第2/3页)
痛和负面情绪。
指尖轻触。
预想中的尖锐感并未立刻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深沉、更为复杂的感知——
先是无数细微的、几乎断裂的丝线传递来的脆弱感,仿佛触碰的是蝴蝶碎裂的翅膀。紧接着,一股潮湿阴冷的、被岁月压实的霉腐气息似乎穿透手套,渗入指尖。
然后,在那一片腐朽与脆弱之下,一种极其微弱却异常执拗的“情绪”脉络,被她敏锐的指尖捕捉到。
那不再是单纯的阴郁或不甘,而更像是一段被强行中断的、凝固了的……眷恋?以及一种深埋其下的、无法释怀的遗憾。
这感觉极其模糊,却比上一次更为绵长,像一缕几乎要消散的叹息,缠绕着她的指尖。
沈倾辞屏住呼吸,试图捕捉更多。
就在这时,那缕微弱的眷恋感仿佛触动了什么更深层的东西,一股隐藏其下的、截然相反的冰冷凶戾之气骤然反弹,如同沉睡的毒蛇被惊扰,猛地噬向她的指尖!
熟悉的针扎刺痛感再次袭来,虽然短暂,却足够清晰!
沈倾辞猛地缩回手,心跳漏了一拍。
她低头看着自己的指尖,隔着手套,并无异样,但那瞬间的触感反差却真实得令人心惊。
这幅画……或者说,这处印鉴之下,到底封印着什么?为何会有如此矛盾又强烈的情绪残留?眷恋与凶戾,遗憾与怨怼,如何能交织在一起?
她想起傅衍珩对这幅画的异常重视,想起他那份远超普通收藏家的执着。
这绝不仅仅是一桩简单的修复委托。
她转身走到电脑前,调出之前初步勾勒的印鉴草图,又翻出寰宇提供的、关于这幅画的流传记录。记录显示,此画近百年来的传承脉络相对清晰,但更早之前的记载则语焉不详,似乎经历过一段时间的隐没。
那个被霉斑掩盖的印鉴,是否就是关键?
她尝试将草图和历代有名有姓的收藏者印鉴进行比对,却一无所获。它似乎不属于任何已知的大家。
“小雨,”她忽然开口,“帮我联系寰宇的周特助,以技术咨询的名义,询问一下傅先生,关于这幅画更早的、尤其是明代时期的收藏记录,是否有更详细的资料?或者,他是否知道画上可能存在某些未被记录的收藏印鉴?”
她需要更多信息,而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