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我喜欢你,这是事实。” (第3/3页)
她点点头,不明白这跟现在有什么关系。
“那个项目,是省里重点关注、多部门联动的示范工程。”周聿深不疾不徐地说:“项目推进过程中,突发状况很多,有一次因为暴雨导致进山的主路塌方,建材运不进去。”
蔚汐的记忆瞬间被唤醒。
那次的塌方很严重,抢修需要时间,但几个村的危房改造等不起雨季,蔚汐便带着图纸和几个本地干部,徒步绕了十几公里的山路,找到了另一条勉强能通过农用三轮车的旧道。
路线确定后,她又连夜协调了县里的小型运输队,说服村民帮忙转运,在极其有限的条件下,保住了几个重点村的工期。
“当时负责项目整体协调的一位领导,在内部总结会上,特别提到了住建厅那个年轻的女同志。”周聿深的目光落在蔚汐脸上,娓娓道来:“她说,在突发状况下,反应迅速,思路清晰,因地制宜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对你印象很深刻。”
“不仅如此,她私下里跟其他几位厅级领导交流时,也都特别提到了你。”
蔚汐完全愣住了。
她当时只想着解决问题,根本没想过会被谁注意。
北川的经历,对她而言就是一场艰苦但充实的历练。
“还有,”周聿深继续说着,语气平静,仿佛在陈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实,“梧桐里旧城改造计划,你作为项目核心成员,尤其是后期独立负责的几项关键协调和方案优化,都记录在相关部门的内部评估报告里。”
“青林县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建设,你主导的部分,也被作为民生项目的正面典型提及。”
“蔚汐,”他叫她的名字,字字清晰:“你这几年参与的项目,无论大小,都留下了足够清晰、足够亮眼的痕迹。它们不是靠谁的关照得来的,是你自己扎扎实实,一步一步脚印做出来的成绩单。”
周聿深清晰而又耐心地解释:“把你调进督导组,不是我周聿深一人的决定,是多个部门、多个领导基于对你工作能力的认可,共同做出的选择。”
客厅内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蔚汐慢慢消化着这段掷地有声的话语。
周聿深看着她眼中翻涌着的复杂情绪,无奈地叹了口气,眼底是化不开的温柔,“小汐。”
他轻轻伸手,指尖轻柔地将她脸颊旁边的碎发别到耳后,动作自然得仿佛做过千万遍,
“我喜欢你,这是事实。”周聿深看着她的眼睛,声音低沉而笃定:“但这喜欢,绝不该成为你质疑自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