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章-三层堡垒一刻起,十摊联动供夜宵 (第2/3页)
那边工人抬着带壁纸的壁板开始安装。
一层的楼板刚刚安装,就有电工拿着灯具到预留的地方安灯。
三层楼,这特么可是三层楼,就在沈翼出门拉了趟废钢回来,居然新建的三层小楼,已经开始吊装带红瓦的屋顶。
这座三层小楼还附带一间实验室,变成拐角楼。
除此之外院里另外一侧是沈翼准备安置加工中心的地方,为了等待加工中心等设备到达,因此只安装了四面墙。
一切都是做好的,一切都是安装即可入住。
“我特,我算刚毕业好吗,怎么东大速度,一下子变成了我不理解的模样!”
似乎老天还嫌小院不够乱,这边房子还没盖完,那边送货的重卡又挤在门口,那是加工中心和焊接机器人到了。
中午12:00,乱哄哄的小院暂时安静下来。
既然沈翼昨天就说要请宁海瑶吃焖面,临近中午的时候,又是一阵鸡飞狗跳的做饭,做了60多人份的豆角焖面。
令沈翼没想到的是,用蛛肉做的焖面,居然被来干活的老师、学生还有工人们叫成“蟹肉焖面”,都说从没吃过,香得要命。
尤其工人们还问,下午沈翼他们在哪个夜市摆摊,要叫工友一起去尝尝没吃过的“蟹肉焖面”。
沈翼与孟昭昭在收到好评的时候,相视一笑,他们夜间的主打产品有了。
就是面的分量有点多,光开着三轮车,沈翼就拉了两趟——3吨。毕竟800公斤蛛肉,除了留下烧烤的400公斤之外,剩下的全都做成了焖面。
最后确定“蟹肉焖面”一份250克面条,配80克蟹肉为主的炒菜,四个系列,毛豆、茄子、豆角、蒜苔。
总之一切都在下午17:00,沈翼与孟昭昭准备出摊前院子就完工了。
废旧金属回收站变成一米厚围墙围绕着三层小楼,配套一个实验室,一个车间。房屋里已经放上了10台冰柜以及5台大容量冰箱。
“沈翼,认识你算本小姐倒霉,昨天被你当猪喂,今天又被你拉来做苦力,哎哟喂,我的小肩膀哦。”
抱怨的宁海瑶唯一满意的是,今天中午硬塞的两大碗焖面到这时,居然消化得差不多了。
“我们出十个摊,不然这几吨食物根本没法卖完,然后聋哑学校的老师与学生全体出动!”
聋哑学校属于孟昭昭创办的,私立公益性质学校。除了从政府申请的有限补助之外,一切资金都靠捐款与自筹。
她在网上的众筹,居然受到许多嘲笑与质疑。
就算给他们看学校的实拍,许多人依旧宁愿给“大长腿”们当榜一大哥,也不愿意把钱捐给聋哑学校,做些有用的事。
在这个被说成是灰色的世界上,性格强硬倔强的孟昭昭,干脆带着老师与学生们上街摆夜市。
像她自己,就只能靠夜间摆臭豆腐。难怪一看沈翼生意火爆,立即主动加盟。
“我就想让那些在灰色世界苟延残喘的家伙看看,这个世界还有人在为了正确的事而努力。”
说话的孟昭昭挥舞着小拳头,干劲十足。
对此沈翼没有说什么,他不会强迫任何人信仰什么,也不会轻易认为谁人的信仰就完全正确。
他只是默默给孟昭昭转了五十万,并告诉她他会将每天夜里1%的纯收入作为对聋哑学校的慈善金。
结果就是被孟昭昭发了好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