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结亲 (第3/3页)
作润娘,今年刚满十六,性子温婉,模样也算俊俏。”
徐视学终于图穷匕见,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平日里汉文在我这庆余堂做学徒,小女与他....倒也见过不少面。老夫观他二人,年岁相当,品性也算相合。”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诚恳:“李都头,你我皆知汉文父母早逝,他姐姐姐夫便是他最亲的长辈。今日老夫便厚着这张老脸,想向你讨个准话。
不知.....你觉得我家润娘,可否配得上汉文?我们两家,能否结下这门秦晋之好?”
“啊?这......”
李公甫完全没料到徐视学会在这深夜,这等情境下突然提出结亲之事,一时竟愣住了。
徐视学不等他细想,立刻又补充道,话语里充满了为他考量的意味:
“李都头,你细想,若汉文真与殿下有了牵扯,日后是福是祸尚难预料。他若成了家,有了妻室牵挂,行事或许能更稳重周全些,不至于行差踏错。
再者,我徐家虽非大富大贵,在这余杭城里也算有几分根基,润娘若嫁过去,对他总是个帮衬。即便....即便日后真有什么风波,我们两家拧成一股绳,总好过他一人独自承担,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李公甫张了张嘴,脑子里飞快地转着。
徐视学这话,乍一听句句在理,都是为了许仙着想。
结亲确实能让许仙更安稳,徐家也确实是门好亲事。
而且在这个节骨眼上,与颇有家资和声望的徐大夫结成亲家,对突然可能卷入“王爷大事”的许仙来说,似乎也多了一层保障。
但隐隐的,李公甫又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仿佛徐视学是看准了许仙可能“奇货可居”,才迫不及待地想要提前下注,捆绑在一起。
然而,看着徐视学诚恳的目光,再想想许仙的终身大事和眼前扑朔迷离的境况,李公甫心中的天平还是倾斜了。
他深吸一口气,抱拳道:“徐大夫厚爱,这是汉文的福气。润娘姑娘温良贤淑,能得此佳妇,是他高攀了。只是....此事终究还需问过他姐姐的意思。”
徐视学脸上顿时绽开笑容,仿佛放下了一桩大心事:“这是自然,这是自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然要双方情愿才好。那便请李都头回去先问问令妻的意思。
过几天我自会让内人正式请个媒人,去府上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