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陌上风吹不识君 > 第11章 邻恩暖灶照温情

第11章 邻恩暖灶照温情

    第11章 邻恩暖灶照温情 (第2/3页)

暖暖身子。今日先生还夸我《诗经》背得熟呢。”

    娘捧着温热的陶罐,喝了一口便放下,粗糙的手掌抚过我额角的汗:“劈柴了?手没伤着吧?跟你说过多少次,这些活娘来就行。”她拉起我的手翻看,见指关节泛红,心疼地往我掌心呵气。

    我笑着摇头,把今日王骞舟请教我《七月》篇注解的事讲给她听,看着她眼角的皱纹渐渐舒展开来,嘴角扬起满足的笑意。

    娘听不懂这些文绉绉的诗句,但还是愿意听我的讲述,会在我讲的激动时,一起陪我傻笑。

    原来等待的时光虽长,可只要娘能平安归来,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灶膛里的火光刚把陶罐里的米粥焐得咕嘟作响,院门外就传来熟悉的脚步声,不是娘的轻缓,而是带着些微沉重的踏地声,木屐敲在土路上“噔噔”作响。

    我掀开门帘一看,赵大叔正拎着个布包站在柴门口。他个头近七尺,肩宽背厚如铁塔,粗布褂子被肌肉撑得鼓鼓囊囊,袖口和肘部磨出了毛边,还沾着些泥灰,想来是刚从码头扛完活回来。古铜色的脸上刻着风霜,眼角的疤痕是早年码头扛货时被木板划伤的,此刻正微微泛红,许是被晚风冻着了。

    赵大叔是瓦子巷出了名的壮汉,据说能一人扛起两石重的粮袋,也是巷里为数不多拥有牛车的人家。他为人热情豪爽,街坊邻里有难处总爱找他帮忙,在这乱世里,靠着力气挣口饭吃,却总把血汗钱分些给更难的人家。

    “臣儿,你娘还没回?”他嗓门洪亮如洪钟,震得门帘都晃了晃,把布包往我怀里一塞,不等我应声就大步进了院子,军靴踩在泥地上沉稳有力。

    “我瞅着你家烟囱没冒烟,就知道你们娘俩又没来得及做饭。”布包里裹着两个白面馒头,还有一小把翠绿的青菜,在这青黄不接的时节,白面馒头可是稀罕物,连大户人家都得省着吃。

    我刚要开口道谢,赵大叔已抄起墙角的扁担,那扁担在他手里轻得像根细竹:“水缸快见底了吧?我去河边挑两桶水。”他挑着水桶走在巷子里稳稳当当,宽厚的肩膀压得扁担微微弯曲,却不见丝毫吃力,不像我每次提半桶水都晃悠得洒一路。

    娘总说赵大叔是瓦子巷最热心的人,码头挣的血汗钱,时常分些给邻里,尤其是我们家,这半年来接济次数数他最多。去年冬天我生冻疮,还是他送来的猪油膏,装在粗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