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骨痕深意(上) (第1/3页)
李宪的一番话,让在场众人的心都悬了起来。
若这些刻画痕迹真的是突厥文,那一切便似散珠落盘,骤然有了串联的一根线。
父亲的死,眼前的惨案,大理寺验尸台上那具刻有相同痕迹的完整尸骸……其背后深藏的阴谋巨网,恐怕早已超出了一案一事,赫然指向了邦国之间的暗战与倾轧。
“孙录事…”楚潇潇面色一沉,眼中似一颗石子激荡起死水潭中的涟漪一般,当即有了理清一切的头绪,“将骸骨上所有刻画痕迹尽数拓印下来,用浓墨,务必清晰无误,要快。”
孙录事二话不说,合上手中的卷宗,当即戴好手套来到骸骨旁,用墨汁开始涂抹准备拓印。
而楚潇潇在安排完任务之后,目光锐利,扫过李宪和魏铭臻,“王爷,魏将军,若此事当真涉及突厥,此案便是泼天大事,非我一介勘验使能处理了的…”
她抬眼向四周环顾一圈,随后贴在两人耳边小声说道:“此事须即刻密奏陛下定夺,并立即前往鸿胪寺寻通宵突厥文字的可靠之人破译,在此期间,此地一切,尽数封锁…而这件事与太子那边,魏将军…”
侧脸看着魏铭臻,神情肃穆,“还请您代为告知,同时请太子急调龙武卫和豹韬卫前来封锁现场,连一只鸟都不能让它从头上飞过去!”
楚潇潇说得非常犀利,语气中的寒意让魏铭臻这等见惯了生死之人也感到后背“嗖嗖”直冒冷气。
魏铭臻脸上透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一双虎目凝光聚色,重重点头,“楚大人,请您放心,在下这就选派亲信赶赴东宫及…麟台,面见太子殿下,据实陈奏,请殿下出面前往卫率府调兵…”
他的语气沉稳,但却在“麟台”这两个字上,有一丝几乎难以觉察的短暂停顿,好像下意识地涵盖了更为广泛的呈报范围。
李宪的脸上也没有了先前的放浪,纨绔劲儿也彻底散去,直了直腰杆,肃然道:“潇潇大人把心放宽,本王这就手书一封,将此事禀明皇帝,请旨严查…”
略微停顿片刻后,又沉声在楚潇潇耳边说道:“楚大人手书一封,随后交给我,我派人送往麟台,面呈狄仁杰狄阁老案前,他老人家断案如神,幽州案、崇州案这等大案可都是狄阁老经手的,换做旁人,早就被五马分尸了…”
楚潇潇眼神一凛,顿时精光大作。
对啊,还有当朝宰辅狄阁老坐镇麟台,自然这等大案要案肯定要劳动他老人家出马的。
而狄公的威名,楚潇潇自幼仰慕已久,若此桩案件能请得动他,那是再好不过了,即便狄公不出面,给自己一些指导,也是极好的。
“好,王爷,潇潇即刻手书,将案件的来龙去脉写得清晰无误,烦请您务必交在狄阁老的手中。”
“包在本王身上,潇潇大人的事情,便是本王的事情…”李宪拍着胸脯保证道。
然而,尽管突厥文的线索如石破天惊一般呈现在众人眼前,但那两具身上没有任何伤痕,洛阳县衙里放置的七根左小腿骨,还有那一根最初由李老汉、老张头发现的腿骨,尚未发现与之有关联的任何线索。
这些疑问瞬间成为了笼罩在真相之上最浓厚的阴霾,现场已被金吾卫反复犁庭扫穴,却再未发现半分线索和相应痕迹。
楚潇潇凝视着那几具缺失了左小腿的残骸,目光最终落在了骸骨大腿骨末端较为平整的断口处,牙齿轻轻咬着下唇,双手环抱在胸前,眉头紧锁。
所有的线索似乎已经穷尽,而且每一条线索都有对应的关联,但却仍无法拼凑出一副完整的画面。
“你们说…”她此时大脑中正在努力拼接所有线索,“凶手为何要截下左小腿,而且将其掩埋在洛阳城外,而其余尸骨要沉入洛河?”
“许是这些胫骨有什么他们认为重要的东西吧…”李宪耸了耸鼻尖,双手一摊,“这种事情,只有捉到凶手以后估计才能明确吧。”
眼见李宪说了一堆没用的话,楚潇潇不再理会,目光再次回到空荡荡的左侧小腿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似乎想到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