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一同前往 (第1/3页)
时辰尚早,但神都的城门在晨霭中缓缓开启,来往的商队已是车马辚辚,人声渐起,都想着趁早将手上的货物出手,卖个好价钱。
而此时,一辆毫不起眼的青蓬马车却逆着商旅的队伍,在人群马群中朝着城外穿梭前行。
马车上仅有一名老者,须发稍显泛白,戴着竹篾编成的斗笠,帽檐压得很低,驾着车缓缓驶出了洛阳城。
“大人,我们已经出城了…”驾车的马夫侧着头向着蓬内人恭敬地汇报。
只听得一声“走,他们在送君亭等我们呢…”马夫扬起手中的马鞭,“啪”的一声,车驾疾驰而去,将神都的繁华与喧嚣彻底隔在了身后。
车身随着官道的颠簸而发生轻微摇晃,车内空间并不大,只有几口不大不小紧挨着放好的木箱子。
内坐者,正是楚潇潇。
她着一身便于行动的胡服劲装,闭目养神,脑海中一遍又一遍推敲着突厥密文与“咒骨”案中的每一个细节,试图从中寻找出抵达凉州后的勘察路径。
洛阳城外,十里长亭,官道之上,尘土微扬。
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孙录事勒紧缰绳,马车缓缓停了下来。
楚潇潇掀开马车上的帘子朝外看去,官道两旁两队盔明甲亮,手持马槊,身姿挺拔的金吾卫赫然在列。
马声嘶嘶,蹄声嘚嘚。
为首一人,跨坐在一匹雄健壮硕的黝黑战马上,身着明光铠,腰佩横刀,目光平视前方,面容冷峻,像一尊铁塔矗立在那里。
正是新擢升的凉州折冲府折冲都尉——魏铭臻。
他策马来到楚潇潇的车驾前,勒住战马,看到只带着孙录事一人,且乘坐如此简陋的马车,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随即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并步来到马车厢前,抱拳行礼,声音不卑不亢,沉稳有力。
“楚大人,奉太子殿下令,此行铭臻率麾下三十名精兵,护卫大人前往凉州,并以折冲府的名义协助大人彻查此案。”
车帘被一只纤细的手指拨开,楚潇潇走下马车,面容清冷,对着魏铭臻微微颔首,算是还礼,“有劳魏将军…”
她顿了顿,补充道:“此行凉州非比寻常,前路是吉是凶犹未可知,还望将军和诸位兄弟务必谨慎。”
“分内之事…”魏铭臻的回答简短有力,“大人安全乃金吾卫首要职责,沿途沿线,宿营之地均已提前勘定,大人尽可放心。”
他垂着头,但目光却穿过楚潇潇,快速扫过马车,在那几口箱子上略微停顿了一瞬,随即便低下了眉,“大人行李简单,西北荒凉,不似神都繁荣,若有所需,可告知在下筹措。”
“不必,验尸所用皆已带齐,其余不过是本使衣物,凉州虽处西北荒漠,又扼守丝绸之路要冲,来往客商多如牛毛,即便本使有需,也不难置办吧…”
楚潇潇站在马车旁看着两侧的金吾卫,眉头略微皱了一下。
她敏锐的注意到,魏铭臻此番带来的卫士,远超那日在洛河之畔,更胜过一般护卫所需,而且皆是精锐。
而魏铭臻那一双看似恭敬的目光下,好像隐藏着一丝审慎,让她感到有些不适。
想起洛河之畔的救援与狄仁杰那句“身边之人,是盾亦是矛,犹未可知,且需处处留心”的提醒,让她对眼前这位有过一面之缘的“保护者”多了几分警惕。
此人,绝非看上去那么简单,太子派他前来,保护是真,只怕…也有监视与掌控的意味。
不过她并未对此表露分毫,眼下的一切都只是基于狄仁杰的提醒和自己结合本案诸多因素的推测而已。
而魏铭臻此刻也在心中快速权衡。
眼前这个女子,从河畔之时自己就观察到…冷静地不似常人,无论是面对那些皑皑白骨,还是金吾卫如此规格的阵仗,皆都毫无惧色,只有对最终目标的专注度。
如此想来,太子殿下对她有些格外关注,却又让自己时刻注意她的动向和案情过程,似乎又有些试探在其中。
“魏将军,我们可是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