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临时起意 (第3/3页)
朝骏骥之摇篮,西北战马一多半皆出于此,心向往之,前面不远处就是,不过多绕半日的路程,正好前去观摩一番…”
随后头一抬,将自己王爷的架势摆了出来,“我朝安宁系于西北,本王身为皇孙,来看看边军的风采,回京后也好当面向皇帝说道说道,难道…魏将军觉得此事不妥?”
说罢,趾高气扬地朝着魏铭臻一瞥,脸色一沉。
魏铭臻急忙将身体前倾,声音略显低沉,回答十分谨慎,但楚潇潇还是隐隐听出了他言语中存着一丝略微的停顿。
“王爷言重了,末将不敢,只是…我等奉命护送楚大人前往凉州查案,行程早有定例,凉州大小官员也已接到旨意,突然更改路线,只怕…”
“哼…本王当什么事呢,这等小事还需要如此啰嗦?”
李宪脸色不悦,当即打断了他,转身招呼自己的侍卫上前,从怀中取出一枚金色的龙形符印。
“持本王印信,立即前往凉州传旨…就说本王经过长安时拜谒太宗陵寝,耽搁了两日,让凉州合众衙署多等候几日,不日楚大人便率队前往。”
“是!”那护卫接过符印的第一时间,缰绳一抽,朝着凉州方向策马飞奔而去。
李宪这时回过头,拍了拍魏铭臻的肩膀,“魏将军,不要这么死板,这件事情本王已经解决了,咱们可以安心前去了,你且放宽心,耽误不了多少时日,至多半日便回…”
“这…”魏铭臻还想说什么,抬头正遇上李宪如刀剑般犀利的眼神,连忙将头低下。
“魏将军,你得这样想,山丹军马场是西北军马的主要供给来源,说不定我们在那边也能找到些线索呢…”
紧接着故意朝着后面马车的方向提高了声音,“你说是不是啊,潇潇大人?”
车内的楚潇潇一阵无语,这个寿春王,拍着胸脯说自己解决,临了临了还把自己扯了进来。
她不得不再次掀开车帘,正迎着魏铭臻看过来的目光,语气平淡如常。
“既然途径此地,王爷也有代陛下巡视马场之意,我看,咱们就陪王爷走这一遭吧,或许对凉州之案有所裨益亦未可知呢,有劳魏将军安排…”
魏铭臻闻言眉头紧皱,目光在楚潇潇和李宪的脸上扫过。
李宪仍是摆出一副“本王真的只是想去看看军马”的无辜表情,而楚潇潇则是一贯的冷峻清冽,看不出任何情绪的波动。
眼下的情形让他不由得暗中思忖:
“这两人什么时候站在同一条船上了?”
“山丹军马场?沿途一路,军马场没有十座也有七八座了,为何单单选择这里?”
“是发现了什么?还是李宪真的只是一时兴起?”
“太子和那个人都将自己的人主要布置在了凉州,山丹这边…若是临时起意,倒确实可能打乱某些部署,但…也可能撞见点别的什么。”
他迅速权衡利弊…若强行拒绝一位王爷的“合理”要求,于礼不合,更别说奉旨查案的勘验使也点头同意了,若再这样僵持下去,只怕会惹人怀疑,不如顺势而为,加强监视便是了。
“既然王爷与楚大人都如此说了,那末将遵命便是。”魏铭臻恭敬地抱了抱拳,脸上看不出丝毫异样,“这便安排前导,通知山丹军马场迎接王驾。”
他当即调转马头,准备前去下令,没想到李宪再一次拦住了他,“魏将军,不必如此麻烦,我们直接去就好,既然是视察,那便有个视察的样子,提前通知了山丹,只怕有些东西,我们就不那么容易看到了…”
魏铭臻面露难色,“王爷,这恐怕于礼不合吧…”
“无妨,出了事本王担着…”话音未落,抬手招呼小七和另一名侍卫率先走在前面。
而魏铭臻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默默跟在后面,转身的刹那,眼神几不可察地闪过一丝冷光。
低声对身旁一名心腹金吾卫吩咐了几句,那名金吾卫立刻点了点头,悄然落在队伍最后,将腰间别着的一枚腰带扣,趁人不注意扔在了道旁。
随后车队改变了方向,朝着北面的山丹军马场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