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突然死亡 (第2/3页)
:“王爷若是真爱,待此案了结,返回时让孙监牧上报夏官,按例办理即可,此刻还是以查案为主。”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附和了楚潇潇强调的朝廷法度,又没有驳了王爷的面子。
李宪手中的马鞭轻轻敲打着掌心,脸上泛起了一抹不耐烦,“行行行,你们都有理,便依你们之言,先查案,先查案…”
一边说着,一边四下张望,恰好看到孙康正在不远处吩咐小吏洒扫庭院,立刻提高声音招呼道:“孙大人…孙大人…你来一下…”
孙康回头一惊,看到李宪那张兴致勃勃的神情,连忙小跑过来,躬身行礼,“下官参见王爷,楚大人,魏将军…”
李宪笑眯眯地,一把将其扶起来,“孙大人啊,本王昨日一看,山丹军马场果然那名不虚传,尤其那几匹大宛驹,当真是神骏非凡,本王甚是喜爱啊。”
孙康的额头已经开始渗出汗珠,他知道这个王爷定然是看上自己这几匹马了,但又无法拒绝,只得站在原地一个劲的哈着腰。
“这样吧,你给本王牵出两匹上乘的马儿,本王带回洛阳去,显摆显摆边军的威风,也好在皇帝面前给你孙大人美言几句…”
李宪说得十分轻松,俨然就是一时兴起,所要玩物的皇亲贵胄之相。
“王爷厚爱,下官感激不尽,只是…”孙康脸上露出为难之色,搓着双手。
“山丹是朝廷太仆寺直辖,每一匹马驹都记录在册,若无上谕或夏官批文,下官…下官实在不敢擅自做主,还望王爷明鉴。”
同时他也偷偷抬眼觑了一下李宪的脸色,又补充道,“不过,其他诸如河西骏马之类,王爷若是喜欢,下官倒可…”
李宪直接抬起手打断了他的话,脸上笑容不变,但眼神里却多了几分来自亲王的威严。
“河西马本王在西苑闲厩见得多了,有何稀罕?此番来山丹,就为大宛马而来,至于手续嘛,本王回京后自会让夏官下文,你只需要给本王留着便是。”
说着眉眼向下一瞥,语气明显有些不快,“怎么…连这点面子都不肯给本王?”
楚潇潇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冰冷的声音适时响起:“王爷,孙大人不过是替朝廷在此养马,他纵使有此心也不敢有此为啊,莫要难为他了…”
李宪闻言冲着她几不可察地眨了一下眼,随后脸色阴沉地看着孙康,“嗯?孙大人…你是不想给啊,还是楚大人说的不能给?”
孙康额头已微微见汗,连忙跪在地上,“王爷息怒,下官不敢…”
他咬了咬牙,似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既然王爷喜欢,下官给您留意着,挑最好的留着,只待王爷批文一到,立刻给您送去府上…”
“这才对嘛…快起来,快起来…”李宪立刻又换上了一副笑脸,将孙康扶起,好像刚刚给他施加压力的不是自己一样。
“放心,楚大人所言本王自然想到了,不会让你为难的,这件事你上点心去办,本王必不会亏待于你。”
他这话似是给孙康吃了一记定心丸,又像是给他的一种暗示。
孙康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弓着身站在一旁,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楚潇潇在一旁见状也不再多言,将头别在一边,嘴角扬起一抹无人觉察的弧度。
李宪这番唱作俱佳的表演,还蛮不错的,既符合了他一贯的公子哥模样,又十分巧妙地试探了孙康和魏铭臻。
魏铭臻本着“谁也不得罪”的想法,两头说话,脸上也没有任何情绪的波动,看不出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一如平常。
反倒是孙康,今日之反应,惶恐中有推诿,推诿中又带着点顺水推舟的意味,处事极为圆滑,左右逢源。
虽然暂时看不出他与凉州的郭荣之间是否有过于密切的往来,也看不出他和骸骨案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但楚潇潇可以断定…即便他和这两件事都无关,但也绝非干净之人。
随后她和李宪交换了一个眼神,李宪便没有再为难孙康,而是笑容满面地说道:
“孙大人不要这么紧张,本王不会让你为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