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上梁 (第1/3页)
与此同时,施工队的速度很快,地基打好后不过半个月,那墙就砌到了一米高。
这么大规模的宅子,在这乡下可不常见。因而农忙之余,村里人时不时的都会凑过来看看。
尤其是吃饭的时候,离得近的,就会端个土陶碗来这蹲一蹲,看着这新宅子养养眼。
顺便鞭策一下自己,多努努力,将来也能建个这样气派的大宅子。
时间一晃,到了树上的知了都要扇着翅膀喊热的七月。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建设,江暖的两进大宅子也终于迎来了要上梁的高光时刻。
周明方算了日子,定在了七月十八的大吉日。
到了上梁这天,江暖家的新宅这里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村民们都想来凑个热闹,讨个吉利。
巳时初刻,吉时到。
祭祀过天地祖宗后,施工队里的掌梁师(有的地方也称大梁师或是掌墨师。)
拿起毛笔蘸满墨汁,在大梁上画起了画,画的是乌纱帽玉带和官靴。
边画边唱:“梁画纱帽槛画靴,枋中画带正相宜。生子必登科甲第,翰林院内去编书。”
画完了,又执起两枚铜钱,在大梁的左右两头,正面朝下各安放了一个,以红纸封印。
“双钱正梁左右分,寿财福禄正丰盈,夫荣子贵妻封赠,代代儿孙挂紫衣。”
安放完了铜钱,掌梁师又执起一把利斧,在大梁上来回的轻轻敲击,边走边唱。
“此木生在何处,生在何方?生在昆仑山上,长在八宝岩前。
土地娘娘赐它生,露水娘娘赐它长。张郎过路不敢砍,李郎过路不敢量。
鲁班仙人神通大,拿把斧子进山场。请起后生郎,抬起进屋场。
大锯切了头,小锯切了尾。砍了蔸又砍了尖,砍了两头用中间。
此木不长又不短,正好主家做栋梁。
刨子一推平平坦坦,锉刀一去濠光闪闪,墨线一弹好比乌龙过江。
锉刀刨子好似鸳鸯,曲尺墨斗似如凤凰。
中间有个太极图青龙抱白虎,金水银水往屋流。
赋诗一笔上梁大吉!”
唱毕大喊一声:“上梁嘞——”
现场的十多个精壮的汉子,立即“嗷”的一声,拉起粗大的绳索,将大梁吊装了上去。
大梁安放好的那一刻,爆竹声铺天盖地的响彻云霄,噼里啪啦好不热闹。
与此同时,江暖和江彦姐弟俩也站在梯子上。
将箩筐里备好的饴糖和各种专门定制的小点心等,大把大把的往下撒,撒的越远越多越好。
现场的大人小孩们顿时抢成一片,欢声笑语传出去很远很远。
这个时代建房上梁是大事,江暖专门买了一头大肥猪,请了十多桌酒。
除了施工队的师傅和前来帮忙的人们,其余的村民们每家也都请了一位。
是沾喜气儿,也是感谢乡亲叔伯们这么多年来对姐弟两个的爱护和帮衬。
上梁过后没几天,房子就盖上了瓦。至此,主体建筑算是完成了,旁的只剩了配套的边边角角,以及家具。
江暖每天都要去新房里转上两圈,看看新宅子顺便同师傅们聊聊天说说话。
看着新房子里一天比一天多的东西,心里说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