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后宅妾室×无嗣皇帝25 (第2/3页)
龙椅上,眉梢眼角都带着掩不住的喜色。
大臣们偷眼瞧着,心里直犯嘀咕,今儿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众爱卿可有本奏?”萧景琰声音都比往日温和三分,惊得几位老臣差点没站稳。
户部尚书刚禀完河运之事,就见皇上唇角微扬:“爱卿办事,朕很放心。”
一句话吓得老尚书差点跪地,往常皇上批阅关于河运的折子,哪回不是挑三四个错处?
终于有胆大的御史试探着道:“臣观皇上今日气色极佳,可是有什么喜事?”
萧景琰闻言朗声大笑,龙袍一挥:“爱卿眼尖。朕确有一桩喜事要与众卿分享,皇贵妃有喜了,太医诊脉说是三胎。”
朝堂上霎时安静,随即爆发出潮水般的贺喜声。
老臣们激动得胡子直颤,年轻官员更是把吉祥话说出了花。
什么“天佑大梁”,什么“祥瑞之兆”,听得萧景琰通体舒畅,连平日里最看不顺眼的几个言官,今日瞧着都顺眼了许多。
皇上听着吉祥话连连颔首,眼角笑纹都深了几分,想起这些年被大臣们催生的情形,如今可算是扬眉吐气了。
说来也是心酸,自登基以来,萧景琰这些年没少被朝臣上折子劝谏“广纳后宫”“开枝散叶”。
后来萧景琰被惹烦了,把闹得最凶的几个统统打发去修河道,守边关,去村子里帮助农民致富,有几位至今还在边关吃沙子呢。
如今皇贵妃一举怀了三胎,可算是解了这桩心病,几位老臣偷偷抹眼泪,大梁江山后继有人,他们总算对得起先帝了。
见皇上心情大好,工部尚书趁机递上需要拖延多日的行宫修缮章程,要搁往常,少不得被训斥办事拖沓。谁知今日萧景琰扫了一眼就朱笔一挥:“准了。”
兵部侍郎见状,赶紧把压箱底的军饷奏请也掏出来,皇上竟问都没问就批了,还贴心地嘱咐:“边关将士辛苦,天逐渐热起来了,要多备凉茶解暑。”
散朝时,文武百官个个满面红光,大家纷纷感慨:“皇贵妃娘娘这一胎,可真是大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