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八零小姐随军,惊艳整个家属院 > 第12章 恶妇疯咬?

第12章 恶妇疯咬?

    第12章 恶妇疯咬? (第1/3页)

    白炽灯的光线像无形的针,刺得姜穗眼睛发涩。

    审讯室里空气凝滞,只有陈科长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霍靖宇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精准、冰冷,没有任何废话,像手术刀剥离皮肉,直指神经。

    “金条来源。详细过程。”

    “抵达临海市码头的时间。乘坐的交通工具。车次或船次。花费金额。”

    “在码头停留期间,接触过什么人?花了多少钱?每一笔花销的具体数额和去向。”

    每一个问题,她都必须回答,甚至让她觉得,他是在明知故问。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声音平稳,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疲惫和后怕,开始编织那个半真半假的网:

    “金条……是我从家里拿的。他被抓那天,武装部和公安局的人冲进家里抓人,我……我吓坏了,躲在自己屋里。

    后来外面乱哄哄的,听见有人喊‘带走’,我才敢起身扒门缝看……家,就这么被抄了。”

    她刻意模糊了举报信的细节,只强调结果。

    “家里没人,我又冷又怕,想起姜宝珠以前炫耀时说过,我爹总半夜去后院猪圈墙角……鬼鬼祟祟。

    我……我就想去看看,能不能找到点物资啥的,或者一些盘缠……。”

    她巧妙地将自己的行为包装成“绝境下的本能”。

    “我撬开猪圈墙角那块松动的砖……手都磨破了……摸到了那个油纸包……”

    她开始说明离家出走的路线:“我不敢在家待,没敢走大路,钻山沟,走野地……”

    她描述了路途的艰辛,时间线尽量吻合从家里到县城车站的实际距离和步行速度。

    “买了票、坐上了汽车……才到的省城,买了到临海市的火车票。硬座,两天。”

    她报出车次,是真实存在的慢车。

    “到了临海市码头……我饿得前胸贴后背,在码头外面……找了个卖水的摊子,花一毛钱买了碗热水,就着热水把最后几个窝头吃了。”

    她强调自己的困顿:“然后就去买船票……再然后,就等来了靖宇哥……和小赵同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