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 4 章 (第3/3页)
光缝衣服,听见声音时从针线布料里抬起头,一张清秀的瓜子脸,约摸三十岁,眼角带着细纹,笑得一团和气:“白圭下学了,晚饭想吃点什么?”
然后她很自然地看到了站在儿子身后,头顶将将到儿子下颏的小姑娘:“这位是?”
连嬅心脏砰砰一阵跳。她给自己编了一路的身世,比如出生在顺天府官宦世家,父亲抛妻弃女当了道士,自己跟着母亲流离失所。母亲病逝后,不知道怎么流落到荆州地界,病倒后被心善的张居正救了云云。
那什么,总之救命之恩,无以为报,甘愿留在张府为夫人端茶递水……
她还没来得及自陈,张居正却代她开了口:“是一位同窗的妹妹,家里搬去顺天府了,这孩子留在荆州没人照顾,想在我们家暂住。”
连嬅愕然。但她反应很快地低下了头,配合地流露出几分羞怯难为情。
赵夫人把她叫到跟前,看见的就是一张微微泛红的脸,低垂的眼帘,和扭捏又闪烁的眸光。她轻轻拍了拍女孩的肩头,温柔地问:“好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连嬅。”
赵夫人又摸了摸她的头,“婶子屋里三个儿子,正好缺个女儿呢。你安心在这里住着吧,就当是自己家。”
张府的下人里,一个看门跑腿的小厮,跟着张文明在外;一个是未满周岁的张居易的奶娘,以及一个负责做饭打理庭院的嬷嬷,姓王,都住在倒座里。
以连嬅现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尴尬年龄,她显然不能住在西厢房,正屋和东厢房也不行,倒座除了下人房就是杂货屋,于是只剩下两个耳房。东耳房已经改成了灶屋,西耳房虽然也堆了些杂物,但收拾收拾还是能住人的。
王嬷嬷清理了木板床上的尘灰,把桌上柜子里的书卷纸稿整整齐齐地码进木箱里。看着不多,却塞了满满一整箱。她乍一下竟然没抬起来。
连嬅主动请缨:“我来搬吧。”
就她那细胳膊细腿,别说搬不搬得动,不弄折了都算好的。王嬷嬷笑一笑,婉言劝退:“这箱子重得很——”
然后她目瞪口呆地看着连嬅轻松抱起了半人高的箱子,漏出半张跃跃欲试的脸:“嬷嬷,这要放哪?”
王嬷嬷呆愣在原地,手指了指西厢房的方向:“大公子的书房。”
在何太医那里休息了两天,连嬅的伤就差不多好全了。她两辈子都够皮实,头磕石头上,石头磕碎了,脑门也就肿两天包,什么感冒发烧的更是睡一觉就好了,对自己的恢复速度毫不意外。
像她这样闲不住的,病一好就想找点事做。眼看着王嬷嬷忙上忙下,早想搭把手了,可又不敢乱动屋里的东西,只能巴巴地站在一边看。
搬运就简单了,反正她力气大,只要知道目的地在哪,抱过去就行。
正在书房里练字的张居正听见拍门声,随口说了个“进”,一偏头,看见一个长了腿的大木箱子。
箱子顶上冒出半颗头,一对弯弯的柳叶眉,一双亮晶晶的水杏眼:“大公子,箱子搁哪里?”
他笔尖一顿,最后的“平”字被墨水晕成了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