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鬼子的决定 (第3/3页)
能拉拢到一起?
植田谦吉看出了天蝗的疑惑,缓缓开口解释道:“陛下,华夏除东北外,其余占领区早已成了帝国的累赘 帝国控制区内,除了少数城市,乡镇地区根本无法实际掌控,我们从这些地方攫取不到足够的资源。”
“帝国的目标本是‘以战养战、壮大自身’,可自 1937 年至今,帝国的国力反而越来越虚弱,国内经济已濒临临界点,我们必须做出改变!”
“华夏军队在我们后方开展游击战,大量兵力被牵制在占领区,铁路、公路运输时常中断,前线所需的武器、物资也无法足额供应!”
“与其继续在华夏战场消耗实力,不如抽调大部分兵力,只保留核心占领区 比如东北、华北,以及长江沿岸的上海、南京,还有大同这类资源城市 其余地区可逐步放弃,转而集中力量进攻印度!”
“比起华夏军民的顽强抵抗,印度的抵抗想必会弱得多,而且那里……”
植田谦吉把自己的理由和盘托出。表面上看他是在支持东条上等兵,实则暗含对激进派的不满:若不是当初盲目扩张、急于扩大战场,帝国也不会落到如今的境地。
事实上,稳健派同意进攻印度,正是看清了日军的核心问题:虽然占领了华夏大片土地,却收不上税、攫取不到足够资源,反而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维持占领,长此以往迟早会被拖垮。
倒不如收缩防线、控制核心区域,再转头寻找新的目标,帮帝国渡过眼前的危机,进攻东南亚也有一部分这个原因。
“当然,若不进攻印度,继续从缅甸北上推进华夏战场,也不失为一个选择,老臣始终认为,华夏战场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不过,植田谦吉的话刚说完,就被东条上等兵当场反驳:“华夏军队早已是强弩之末!绝不能从华夏撤兵!依臣之见,我们可以从关东军抽调兵力 只需十个师团,三个月内,帝国定能攻占整个印度地区!”
东条上等兵再一次抛出了 “三月速胜论”,和此前推动其他战事时的激进主张如出一辙。
……
……
……
求点免费的小礼物,还有催更吧,还有评分,各位大佬们给点五星好评吧,评分有点低啊!~跪下感谢!~